更新时间:2012-12-02

柠檬树:长篇旧论柠檬树

前一

为回应广大粉丝(绝对多于零的三十倍),我决定发文一篇。一位粉丝真情告白:我特别想念你连续发文的状态,我特别想看你的文章,不管你写的文艺篇还是学术篇我都看不懂!我特别想重温那种久违的看不懂的美好感觉!一连用了三个特别,语调深邃热烈,我感动得热泪澎湃,于是决定继续发扬特别能瞎想、特别能打字、特别能受苦的崇高精神,继续发扬让广大粉丝读不懂的优良传统,写一篇结合文艺与学术的文章。



前二

首先要谴责美军最近的恶劣行为!在我反思冲突的时候,新闻曝出个“美国**行为”,真是撞在我心情的枪口上了!根本不敢写出那两个字来,入眼就刺眼!美国还所谓的素质教育,连教会军人打发休闲时光都没做到!没得娱乐是么?国防部教他们打桥牌啊!多开发点愤怒的小鸟让他们益智啊!学着土著围篝火跳舞也行啊!却要自作聪明辱没生命的尊严!

任何冲突,不管是民族的、政治的、文化的还是宗教的,归根到底是“人”的冲突。人所求人所愿,莫过于:生时的幸福、死后的尊严。愿意绑上自杀炸弹的人固然不是正确正义的,但促使他们自毁毁人的多半是深藏于心含血带泪的家庭悲剧史,他们生前未得幸福,死后应被尊重。尊重死,也是尊重生,它让我们放心:生命被敬畏,灵魂被认可,存在有价值,活着可以幸福。



前三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我为什么要写?

我模糊地认为:世界上没有哪种文化像伊斯兰文化一样被否定、诋毁、反对又被热爱、遵从、维护,世界上没有哪种宗教像伊斯兰教一样使人善良宁静又使人极端暴力。这只是我的“以为”,一种刻板印象和先入为主的态度。但正是这种态度使我好奇,这种好奇使我去找一部阿拉伯电影来看,于是找到这部讲述一个巴勒斯坦女寡妇以法律对抗以色列国防部长的影片《柠檬树》(维基百科的总结词)。

看时我被深深吸引了,镜头的视角十分独到,带我去注视人物的内心。全片没有任何煽情,但我很多时候在流泪。看完后发现,豆瓣只给了7.9分!我惊诧!我几乎想给11分。不过我很理解它得低分的原因,它节奏慢,没有太多台词,几乎只用沉默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来叙事。在以色列上映之初,观众反映平淡;连以色列人都不被吸引,何况作为局外人的中国观众!但后来,它获得各种重要的奖项和专业的认可,包括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它为何获奖?在我写完影评后,再反思这个问题,觉得主要是两点:一是它让人物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内心,客观写出了他们的可爱与不可爱;二是它以无关政治(apolitical)的视角深度刻画了政治(最后详述),让人了解巴以冲突的内涵。

我对巴以冲突没有深入研究,分析只是源自基本的了解;这部影片我也只看了一遍,正文所有的描述都是基于即时的记忆。记忆总是有问题,会忘掉本来十分重要的东西,弄混细节。但是我没再看一遍,甚至没核对下文所写的人物的姓名、语言和行为是否符合原电影。因为这些都已不重要,我们都会忘记过去、遗失回忆。但生活那感人至深的力量始终萦绕于心、盘桓不去,那是人性中最基本最闪光的美好,我们在,它就在。



一 阐释

有人说,《柠檬树》关于巴勒斯坦钉子户,有人说它关于人与人、族与族的紧张,有人说它的人物有政治派别的暗喻。不,这些都是过于绚丽的阐释。在我看来,它关乎生活,平凡无奇的生活。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涉及了以色列国防部长的安全和巴勒斯坦普通人的财产,于是上升为国际关注的政治法律事件。然而事件的背后,并不是种族、政治、法律这些宏大概念,而是生活本身。事件的真实面目只是生活本身。

细观生活,能发现人的至深感情和炙热灵魂,然而每个人又都屈从社会的制度、政治的状态。哦,对不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命运和宏观问题的关系并不是影片的主题——它的主题或可说成把巴以冲突的本来面目还原到当事人的生活中——这只是我的解读,我将结合个人生活的视角和社会问题的视角来描述这部影片。我的描述不完全对应影片的叙事,而试图把一些镜头组合起来,以方便我的表达。我写不全影片的细节,正如没人能尽述生活。我需要简单质朴的语言来叙述,因为这种语言更接近影片的白描和如同白描的生活。

生活中不同处境、地位和性格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立场,因而碰撞出冲突。影片在慢慢叙述冲突,以前奏开始,冲突从暂露头角后悄声发展,然后不知不觉地进入高潮,一步一步,冲突之下所隐藏的人的心灵状态也被揭示出来。



二、冲突前奏

影片开头,黄澄澄的柠檬,水灵灵的切片,一片片装瓶,加入水、辣椒。切柠檬的女人穿着灰黑的裙子,戴头巾,表情无喜无忧。萨玛的生活和她的住所一样简单,和她的表情一样肃穆。她和帮工一起在柠檬园里浇水、拾果。这就是生活的样子不是么?每个人的生活都只如白描,差不多平凡。谁都看出,生活之下有深邃的内心,生活之外有出奇的可能?且慢,故事刚刚开始。

一个美丽但已不年轻的女人在张罗搬家。她指挥说:小心沙发。一句话,立即显出富贵。住进奢华的西式府邸之后,密拉向窗外看去,见那柠檬园郁郁葱葱,微笑叹道“真好”。白日,她是全职主妇,最近在为一个将有总理光临的派对做准备。她对好友说:每一个政客太太都逃不了要扮演她的角色,你问我快乐吗,我真的要说,我不快乐。为何?或许因为她的家居生活冷清孤独?或许也因为她经常看见身为国防部长的丈夫和他的女秘书关系亲密,或许为别的。影片并不解释,只刻画她落落有所失的样子。

午夜,柠檬掉落,砸在土壤和落叶上,窸窸窣窣地响。她闻声醒来,一阵惊惶,想起小时候骑在父亲肩上摘柠檬的快乐情景,半是诧异半是感动,复至安宁,方又睡去。月明,她的床正好映在婆娑树影之中;斑驳的光影、幽魅的夜色,仿佛可以袒露每个人灵魂的安宁与不安之处。

这个情景,是白描式的影片里唯一充满奇妙的想象的一段,而且,它不仅属于密拉的精神体验,也是萨玛的。同一情景进入两个人的梦乡,我不敢妄猜有何寓意,但觉得这至少表明她俩是特别的,也是心灵相通的。她们都体会着孤独,有与众不同的立场,因而有同一种悲酸的心境。这种共同情感和心有灵犀在她俩最后在法庭上的对视得以证实和升华。除此,我想假设,影片表达了一种女性主义的政治视角(这一假设在一些美国影评中有所证实,也有证伪:一些评论批判电影过于关注女性,忽视了刻画男人,将优点赋予女人而缺点给予男人,而导演认为自己在避免女性主义,*还是参见维基百科*)。

巴以冲突的实质,借用以色列的前进党的第三届总理的话来说,“早已不是民族的矛盾,而是强硬派和温和派的矛盾”。在以色列,强硬派“利库德集团”强硬派常常以其对外的爱国主义和对内的经济作为而得民心,而那个赞成无条件进行巴以和谈、单边撤离加沙的温和派老好人“工党”常常被指责为向恐怖分子屈服。但自2005年沙龙宣布脱离利库德集团、自行组建的中间派前进党之后,政坛和民意渐渐走向温和,愿意以部分妥协换取和平。但仍只是“部分”妥协。

在巴勒斯坦,也如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相对温和,其领导者阿拉法特还得了和平奖;但哈马斯相信巴勒斯坦民众人人都有使用自杀性炸弹的权利。不过就连哈马斯也渐渐愿意温和。

如此看来,冲突的关键不是别的,而在“态度”二字。一个人遭受不公正对待时是打回去还是讲理,这是态度问题;一个民族遭受不公正对待时是打回去还是讲理,主动还是被动,攻击还是防御,也是态度问题。两个民族,进行了几十年的态度博弈,我相信双方终会觉悟强硬只会使冲突升级,爱和宽容才是解决之道。

与现实政治相比照,影片中的两个女主角,代表了两种态度,与另外两个男人的态度形成对比(下文详述)。或许影片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女性的敏感、同情和温和之上?(这句话纯属妄加揣测)
三、冲突发展

故事的冲突崭露头角。柠檬园虽怡人,但在以色列情报局眼中却是定时炸弹,因为它恰好处在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军事占领地的边缘。两个高大的情报局官员走在园里,疑心四起,警惕非常。一人正和另一人说这篇树林可能成为恐怖分子藉以潜入以色列的通坦秘地。忽然,他听到簌簌作响,火速掏枪,对准树丛,作生死对决状。然而却是萨玛和帮工缓缓走来。这让情报局更加坚信:这树丛太容易藏人了!一定要砍掉!

于是萨玛收到了一封信。当她拿着信走进一个牌馆时,那喧声此起彼伏的场子骤然静可听针,男生们都大跌眼镜地注视着她。这地方本不是女人该来的,然而萨玛来了。可怜她的寡妇处境,身为女人却要在只有男人出头露面的社会里事事躬亲。她把信递给一个朋友,说:我不懂希伯来语。男人翻译给她听了:以色列军方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要砍掉柠檬树并给予补偿。男人嘲讽道:以色列总是这样,被他们以各种原因征占去的土地还不够多吗?萨玛走时,男人大声嘱咐:我们的土地绝对不能给他们!这话半是调侃半是发泄,口气暴露了巴勒斯坦普通百姓的心态:他们认定以色列在以强欺弱,认定民族尊严绝不能丧;不过政治这事儿都可以是笑谈,生活的事儿比如打牌才是自己最关心的。

从巴勒斯坦的角度看,柠檬园绝对不能被占。可是,以色列军队的决策不合理吗?看到情报局那紧张和恐惧,我们同情以色列人日日缺失安全感的痛苦,于是几乎要赞成砍树了!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谁也不敢拿人身安全做赌注。如果威胁是致命的,再微小的隐患也值得不惜一切代价排除。自保是人之常情,天大的道理。从这一角度看,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打击行动是天然合理的。只是,双方的报复行动谁是因谁是果,在几十年的争执中已经模糊了本来面孔。

萨玛反抗,不是因为恨以色列人,她不会说些好听的民族大义的话,也不是因为政治立场,她不是要抗议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土地。她只是以生活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为出发点,认为她应当拥有柠檬园,她只是坚信:果园是父亲传下来的,他们世代以此为生,它陪伴了她几十年,是她丈夫死后、儿子去美国后她唯一的依靠和寄托。同样,照顾了她几十年的老帮工对果园的感情也深至灵魂,他的法庭供词是:我为树浇水,陪它说话。树和人一样,也是有灵魂的,需要对话、关心、陪伴,才能健康地活着,我的一生都在照顾他们。老人说话时坚定、沉醉、目光炯炯、灵性奕奕,仿佛在阐述个人宗教情感。是的,他们感情深刻,但并不极端,他们付诸法律而非暴力。

其实,政治斗争和民族冲突并不是(或者可以不是)最根本的矛盾,至少不是两族普通百姓之间的根本矛盾;局部的、具体的利益纠纷和权属确认才是真正的矛盾。除此,两族百姓便可和平而友善地交流:当柠檬园被封锁后,萨玛偷偷跑进去给枯萎的树浇水,被执勤的警卫发现;青年小兵让她快出去,不是以敌对的姿态,而是为她着想怕她受罚;她听不懂希伯来语,只迟疑地站着不动;另一个小兵走到她面前,挤出几个阿拉伯语词汇,和她交换姓名,她笑了,挤出几个希伯来语词汇,说小时候父亲曾带她去以色列的集市;他们会心地笑着,仿佛忘了这是在已被划为军事重地的柠檬园内。

萨玛在收到信后先去了军事法庭行政复议,无果,才又找到律师艾萨德起诉以色列军方,法庭判词赫然大义地说:出于国家的安全和光荣,柠檬树应当砍掉,且本不该有任何补偿,但为显示国家的仁慈和宽和,决定给予补偿。艾萨德很懊恼,但明白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巴勒斯坦人都知道,以色列经常出于国家的需要征占土地,这种官司太多了,能赢的凤毛麟角。但萨妈肃穆而坚定,说要上诉到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最高法院。艾萨德很惊诧,但他决定全心帮助萨玛。后来,他爱上了萨玛,或许因她丰茂尤存,或许因她坚毅勇敢,或许因她说:你听见那狼嚎了吗?听到的时候,觉得凄凉,听不到的时候,却又孤独。你不是个普通的年轻人,你也是一匹孤独的狼。不过,他们的爱是如此简单:吻,电话,相互扶持,他们在伊斯兰习俗的边缘挣扎,萨玛说:我们不要说任何会让我们后悔的话。



四、冲突高潮

本来他们赢不了,但上天赐给他们一个机会。密拉所精心准备的派对出了两个意外,这两个意外使得萨玛迅速在美国和巴以的媒体曝光。只要有大媒体介入,正义总是容易伸张一些,这或许在全世界都是管用的道理,难怪艾萨德拿着报纸惊喜万分!

这两个意外正是冲突的顶峰。派对万事俱备,偏偏只缺柠檬!可笑的是,那些人太没政治嗅觉,竟然说:没关系,对面就是柠檬园,去摘些就好了。这正是萨玛命运的转机!军队征占土地能以国家的名义,那么进去摘果子以什么名义?既然你封锁了柠檬园,连主人都不准许进入,那么你自己也检点一些吧,可你竟要去摘果,还不经过主人同意!萨玛冲进园子,抢夺士兵的果篮,大喊:不要动我的柠檬!她气急了,向派对花园扔果子,士兵上去阻拦,果子散落,她跌坐在地上,手臂被擒着,身子不停挣扎。当部长下令放开她后,她安静下来,摘下围裙,系在头上,恢复了一个穆斯林女人的肃穆和矜持。晚上的派对中,密拉总是在热闹欢腾的人群中张望黑暗静谧的柠檬园,那里仿佛是她灵魂的角落。忽然,一声枪响!接着,特警闯进萨玛的房间,翻箱倒柜想搜出恐怖分子来。然而事实证明,她什么也没做,她只是个想打赢官司的普通百姓,恐怖主义远离她的心灵。

密拉的心理冲突也到了顶峰。她不知道该站在哪一边。她的内心冲突其实是她与丈夫的冲突的内化(详见第五节女性主义政治视角的分析)。



五 四方态度

(分析影片的政治视角)前文说过,影片是从无关政治的视角来写政治纷争。片里的人物没有一个关心政治,除了本来就是政治老手的国防部长,但是主角的性格恰恰能对应巴以双方的政治派别的特点。

巴勒斯坦的寡妇萨玛和律师艾萨德坚持反抗到底,以法律而非暴力,这正是巴勒斯坦温和派领袖阿巴斯的立场。这个艾萨德是从莫斯科学法律后回到故乡的,而阿巴斯的教育背景也正是大马士革法律学士和莫斯科大学博士(似乎是历史学)。影片有一个可以忽视也不容忽视的角色,即那个两次告诫萨玛不要违背伊斯兰习俗的男人(大概是萨玛亡夫的兄弟)。他只出现过两次,上镜时间不超过两分钟,但他形象鲜明、立场坚决。第一次,他告诫萨玛不要和艾萨德走得太近,说“我不允许任何男人亵渎你丈夫的灵魂和尊严”,顺便地,他还责怪萨玛允许儿子去美国。第二次,他告诉萨玛你不要去最高法院,并透露一个小道消息说艾萨德和某部长的女儿(艾萨德的同学)在约会。他的态度正是巴勒斯坦强硬派哈马斯的态度:坚决维护伊斯兰传统,敌视美国(美国支持以色列之故),不相信法律等和平手段而相信暴力。

以色列的国防部长及其妻子一个是毫不同情萨玛,一个是非常同情萨玛,甚至在毫无语言交流的情况下与萨玛建立了强烈的精神共鸣,惺惺相惜。如果要划分派系,国防部长是典型的以色列强硬派,密拉则是温和派或中间派。为什么是国防部长?为什么影片偏偏让国防部长住到萨玛的隔壁?大概因为国防部长在以色列政坛的重要地位!在一个冲突不断、随时备战的国家,军队的地位可想而治;中东战争哪个能少了以色列国防部长的参与?无论是强硬派的拉宾、沙龙,还是温和派的巴拉克,都是出身国防部长,再官至总理。在以色列想从政,参军是绝好的捷径。另外,片中来参加国防部长主持的派对不是别人,正是总理,而总理恰恰因国防军出问题而缺席未到。这大概暗指,把国防部长和总理理解为同一个人也无妨。温和派重视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权,主张沟通、和谈,而强硬派强调反恐和国家安全,主张军事打击,有时显得高傲粗暴。



态度交锋四方可以画入下图:(格式有问题)


巴勒斯坦强硬派

(萨玛亡夫的兄弟)3

巴勒斯坦温和派

(艾萨德和萨玛)4

以色列强硬派(国防部长)1

死对头,军队抵抗,恐怖主义与反恐

4以法律反抗1,



以色列温和派(部长妻子)2

2被指责为向3屈服

沟通和和谈



(分析女性主义政治视角)一开始密拉就对部长丈夫说:赖以生存的财产被侵占,如果是我,我也会反抗的。丈夫咆哮道:不砍?那我怎么保护你们的安全?难道要把在约旦黎巴嫩的部队都调回来吗?难道不用管那里的恐怖分子了吗?不过这个政治老手在媒体前却说:我并不主张砍树,园主人是个善良的女人,但这是情报局的决定,事实上,我觉得情报局如此对待树是粗暴的(连根拔起)。他的伪善,或者说政客惯用的转嫁过错、表达立场的手腕,让密拉吃惊。但恐怖袭击发生后,他也公开支持砍树。相比之下,密拉一直无法抑制女性的温婉和理想主义,她对记者的话筒前出神地喃喃道:我希望,没有那么多政治,我只是想努力地做一个好邻居。丈夫立即打断,引开记者;但结果她的话还是见了报,这差点让部长气炸了,想不通自己的妻子居然会为了一个普通的巴勒斯坦人在公众面前说出与自己立场相背的话。

密拉还翻墙进入柠檬园,试图与萨玛沟通。她走到萨玛窗前,看见她伏在桌上哭泣,正想进去,然而被警卫拦下。她无奈,她被国家安全的制度束缚着,迈不进萨玛的屋子,哪怕只剩一步之遥。她纠结要不要出席萨玛的法庭审判。她的女儿说你不要去了,你知道那只会让父亲难堪。她很矛盾,既同情萨玛,又觉得丈夫保护以色列安全是对的。密拉的独自悲泣显露了她内心的触动有多大。但她最终仍勇敢地出现在萨玛的法庭,这也意味着她选择了离开丈夫。有趣的是,沙龙从强硬派利库德集团脱离出来,组建温和派前进党,正如密拉坚持温和主张而选择离开部长。

我想,看完全片很容易得出这么个有益的结论:任何人,无论是巴勒斯坦人还是以色列人,都有生存权以及保障生存的财产权。这种基于人性的基本权利不因政治、民族、宗教的冲突而丧失。在尊重人权的基础上,保持温和的态度,便有和平的希望。拿现实例子来说,七十年代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建犹太人定居点,引起与当地巴勒斯坦人的冲突。为何冲突?起因是以色列政府站在自己民族复兴的立场,只想为以色列人提供好的生活,没有尊重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权。那么在和平计划中,首先要承认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权,要求以色列停止新建犹太人定居点。同样,巴勒斯坦人要承认以色列人的生存权,不能以恐怖主义来伤害无辜者。

话虽这么说,但真如丽丽所言:道理是有的,但是如果大家不讲理……那就只能如片中那样,一声枪响,谁都惊惶。

柠檬树עץ לימון(2008)

又名:Etz Limon / Lemon Tree

上映日期:2008-02-08片长:106分钟

主演:西娅姆·阿巴斯 Rona Doron Ali Suliman 

导演:Eran Riklis 编剧:Suha Arraf/Eran Rik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