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80%的时间都是非常压抑的,两个主角,以及一众配角,似乎都处于失控的边缘,令人心惊肉跳。但是仔细想想,整部电影,即使是生病期间的主角,也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这就是电影的巧妙和深刻之处。当你只是把生活本身原原本本地讲述出来,就已经令人窒息了,那身处其中的自己又会怎样呢?到底这样的生活价值何在呢?电影里家政老妈和超市主管是唯二的亮色,似乎生活还不全然是一潭死水。但偏偏这两人远没有主角一家那么光鲜亮丽,甚至有点土气和猥琐。这个安排也挺耐人寻味的,也许正是这种土气和猥琐,给了他们坚韧和平和,才能在这样的生活里真正地活下去。贾静雯贡献了绝佳的演技,主角几个阶段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被演绎得丝丝入扣。整个电影节奏很好,气氛一直稳着没有散,一以贯之,很难得。整体七分半吧,快够到佳作的门槛了。
这是我看完第一时间写的短评,但是感觉还有一些话没有说透,还想补一篇长评专门说一说。
这部电影,仅从电影本身来讲,算不上特别优秀的佳片。由于导演刻意地干预,使得部分剧情——用曹雪芹的话说——“穿凿”。“穿凿”就是脱离实际,强行扭转剧情走向。比如房产中介突然出现的经理,比如公司主管主动给的六个月补偿,都是这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有《红楼梦》的宏大理想和如椽巨笔,这部电影也并不想做一部高高在上的“深刻作品”,所以这一点不能强求。正是由于导演刻意地扭转了部分剧情,整个电影才没有彻底走向暗淡,两位主角也才能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中侥幸获救,整个电影才有了作为商业电影的可能。
但是实际的生活会有导演一样的“上帝”去扭转吗?一个中年离异打工人,和青春期的孩子无法沟通,工作陷入瓶颈甚至困境,压力却有增无减,最终在某个大雨的夜晚,ta崩溃了,从此大厦崩塌,生活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毁灭,ta毕生追求的一切都烟消云散——这样的一个打工人,在这样的社会中还少吗?应该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了。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所以虽然这部电影算不上那种巧夺天工或者力能扛鼎的神作,但它本身就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探讨了一个现在国产电影很少涉足的领域,就凭这一点,我愿意给它多打上一分。都说伟大的时代会产生伟大的作品,我看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作品,必然也要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在这个时代中的悲喜和困境。当然,只有有足够数量的类似题材的作品,才能产生出上面说的那种“神作”,所以这部电影是值得鼓励的。
再来说说电影的内容。两位主角都是女性,显然这部电影天然带有女性主义色彩。但是电影做得非常好的一点是,并没有去强调两位主角的女性身份,而是把二人直接放到这个时代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疏离、资本对人的控制却越来越深入每一个角落——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去拷问。自然,由于两位主角的女性身份,她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更加落寞,更加无助,更加容易收到伤害,所以电影的主题也就更加突出和深刻。我认为这样拍女性主义题材的思路是正确的,而不应该先把“女性”两个大字贴在脑门上,处处突出女性的不同之处,这样只会影响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和批判性。毕竟,个体的解放必然是群体解放的一部分,这样的解放才有意义,而个体的困境也必须是群体的困境,这样的困境才更加深刻。
后半段超市主管的出现其实挺有意思的。主角光鲜亮丽,颜值超凡脱俗(电影里超市大妈也说主角是“卖场之花”),而超市主管又老又丑,甚至有点猥琐,丝毫没有主角前夫那样潇洒帅气又多金,我们观众都有点难以接收,遑论主角?何况最终主角也没有放下前夫,她只是强迫自己move on而已,其实这不是一种残酷吗?如果你并没有真正的从内心深处放下,而是理智要求自己放下,强行命令自己move on,那你的痛苦怎么会减少呢?主角的病怎么会好转呢?所以即使电影给出了稍微昂扬的结尾,但是观众的心还是没有放下。两位主角的未来会好吗?或者说,每一个置身于这样的社会中摇摇欲坠的我们,会好吗?
电影里“瀑布”这个隐喻,到最后10%才出来,所以我并没有特别get到“瀑布”到底是什么含义。也许在电影的前半部分稍微暗示一下会比较好,从技巧上来讲也更加前后呼应。考虑到故事的起因是一场离奇的暴雨,是不是把“瀑布”换成“暴雨”会更好?也许导演有更深入的思考吧。其他的隐喻倒是俯拾即是——蓝色帷幔(当它们拆除的时候我就知道主角要触底反弹了)、主角的梦(其实主角自己是那个追小孩的女人)、墙上的画作(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也跟着画作一起褪色了,这其实就是所有病人的病根)、火灾(每个人的中年危机都是一场火灾)、“牛奶最重要的是温度”(人的生活何尝不是呢?)等等,这些刻意展示的隐喻也起到了稳定电影节奏、烘托氛围的功能,使整个电影更加具有沉浸感,我个人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