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关注到了这部电影口碑炸裂的现象,然后走进影院。这么干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12年前去看《疯狂的石头》。这两部片在有的地方有的一比,不过先说说《无名之辈》。
这部片是在过程里饶有趣味,到了结尾黯然失色的典型。本以为导演架构了一个挺有趣的场景来发展,最后发现,原来玩的都是障眼法。去除了障碍之后,发现了扭曲的设计,情感也就无处落脚了。
哪些是障眼法呢?我们细想想。
先说方言。
现在貌似搞点文艺色彩或者现实主义,一定要搞方言。以前觉得东北话搞笑,京片子过瘾,现在肯定要用硬邦邦的重庆话或西北话才带劲。这根本不是现实主义啊,如果用方言但没有当地的风土特色的话,方言就是加效果用的,跟电影没什么关系。如果我们是外国人,要看字幕才懂剧情,是不是效果会大打折扣。回忆《疯狂的石头》,里面用重庆话,也用了重庆的过江缆车,罗汉寺,丘陵地势,复杂的立交桥等等,形成一个氛围的有机整体,并且在这之上加上了唐山话等增强效果。
所以这个方言不是搞现实主义,也不是文艺范儿,就是为了电影好笑。好了,这部电影是一部想让人发笑的电影。
然后是多线索叙事。
这部电影是多线索叙事,但其实看起来纷繁复杂的原因在于,多线索之中夹杂了太多的闪回,也就是非线性叙事。这么干的好处是场面热闹,看起来内容丰富,人物动机也更加明确。但另一点无形中也形成很多废笔,再倒推回来发现,也许这些废笔是在创作中故意填进去的,就是为了场面热闹。
这个故事大部分其实是单线索的。梳理一下,陈建斌这条:当协警,出车祸,妻亡妹残,开除出协警,独自带女儿生活拮据,工地当保安,许妹于九孔,收彩礼十万,投资房产被套,挖到枪支,枪支被盗,发现劫案,追凶追枪,混乱中发现高明儿子盗了枪,挨枪子,上救护车,遇蠢匪,再挨枪,结束。他的线索很重,但是多线索交叉的地方只有最后混战阶段,但他所有的认知都是独立的,这里面没有其他线索变化而引起的他的决策变化,也就是说,没有博弈。所以当他把眼镜的枪挨了之后,他觉得他是英雄,眼镜这个坏家伙终于绳之于法,而不是对这个安慰了她妹妹的内心柔软的家伙有一丝同情。反而观众很同情眼镜,但他毕竟被按在地上伏法。
另一条线索是眼镜和大头,但写出陈建斌的故事线以后感觉故事已经讲完了,悍匪这个戏份极重的线索貌似跟本就不是故事。我们看看,大头为了娶霞需要钱,并且在之前教训了霞的领导波波,带了波波的头盔去抢劫。
这里面要插一句,大头是为了拿钱娶霞,就想要十万块,他们预估抢的手机能卖20万,一人十万可以了。但是眼镜说要干大事,也就是说不要用这十万结婚,所以眼睛带着大头去打劫不是为了帮大头结婚,而是为了自己出人头地。那么他为什么这么想出人头地,他的简史是怎样的,影片里是缺失的。于是这个人物的动机是什么呢,他得到他想要的了吗?
接着说,抢劫之后被人追,于是闯进民宅,发现瘫痪的任素汐,然后大头离开去找霞,眼镜尾随,然后被当做伤员送上了救护车,遇见陈建斌,僵持,然后枪支意外走火,伏法。注意,片子里非常大段的戏,也是效果非常好的戏,就是两悍匪都残废女的戏,很好的单一场景拍摄。但整段下来,又哭又闹,又自我表白,又上天台什么的,但这段戏是没什么用处的,除了用来揭示人物的历史和动机。但是除了大头的以外也没有交代更多有用的信息。
如果两悍匪跑到一个没人地方相互对话,也能把大头想结婚,眼镜想证明自己交待出来。这样的话,大家极力推崇的新一代女神任素汐的角色就废了。只是为了让陈建斌把妹妹许给九孔拿十万块钱买房子?那如果陈建斌老婆有十万块钱保险赔偿的话,她妹妹和九孔这两个角色就都不需要了啊。
所以任素汐不是一个必须的角色,九孔更不是,想不出这个老色鬼为什么看上一个残疾女孩,还拿出十万块钱。
任素汐没了,那这一大段戏就没了,那就只剩下悍匪自己,就只为了出现这么一把枪,让陈建斌一直去关注追凶。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陈丢的枪,跟眼镜拿的枪根本不一样啊,从监控照片看得出来,陈还要一直追,这是个漏洞吗?
其他的小线索基本都是边角料,他们的行为毫不影响事情的发生轨迹。比如高明,他回不回来挨揍,他儿子都会挨揍,一切也都会发生,没变化;高明儿子的同学们,乌央乌央来了,高明儿子已经快被打死了好吗?就算一开始就来了不也就是个打架吗,没区别的;陈建斌女儿,她的作用就是去挡枪的时候让陈出来挡枪,但是他女儿为什么要挡枪呢?否则高明儿子就会打死黑老大成为杀人犯?那打死她不也一样吗?所以直接让陈建斌出来挡枪就可以了啊,一来枪是他丢的,他有责任,二来他知道自己有钢板护体,打不死,这些动机是成立的。所以陈建斌女儿的角色也是废的,而且累赘;波波挺有意思,吸引了不少火力,但是最后的大混乱场面,波波要去砍大头,警察要抓为什么迟疑,然后底下闹了又不抓了。并且警察们对波波想砍的大头一点没关注。本可以好好用一下的波波就这么废了。
所以这么看下来就陈建斌这个是真正的故事线,还有一大部分是历史,只有一小部分发生在电影的时空里。其他人物和故事,都是边角料,包括任素汐,包括两位悍匪。这就没什么意思了,各种角色实际上并没有角力,也没有博弈,都是花边,陈建斌想干的就会像一个勺子一样干成。所以这样的多线索就是障眼法而已。
顺便回忆一下《疯狂的石头》,人物没这么多,郭涛、黄渤、徐峥、香港杀手,每个人的每一步都影响其他人的决策,从布好局之后就开始,非常过瘾,像在看下棋。
这部片子呢,陈建斌的故事是《一个勺子》,悍匪的故事是《两个蠢贼》,任素汐的故事是《瘫痪女也有春天》,高明的故事是《房地产的泡沫不能破》,黑老大的故事是《你的葬礼我做主》,霞的故事是《卖一个,爱一个》,众警察的故事是《今年案子特别多》,这一大堆故事都不挨着,自己玩自己的,就一个勺子从头走到尾了。
最后说说立意吧。
这个其实最重要,一部电影格调高不高,能不能让人多想想,多琢磨琢磨,就看这个立意。这部电影就没什么立意,要表达什么呢?说不出来,或者说很含混。这个含混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怎么对这两个悍匪。这两个家伙的结局是很糟糕的,不要看片尾小图片那些找补的,要看正片里的,就是被按在地上就地伏法。不管你是否单纯,或者蠢萌,抢劫了就是抢劫了,开枪了就是开抢了,没说的。那弄残废女那段干什么呢,那么柔软可爱干什么呢,让他们一蠢到底成全了陈建斌不就行了吗,突出他们不就很含混吗。
片子里大部分美好的东西都是两个悍匪和任素汐弄出来的,然后从情节上是没用的,从情感上是拧巴的,这在创作上是怎么考虑的呢?我能想到的就只有一个非常媚俗的答案,就是玩所谓的“笑中带泪”,蒙观众。反正你在这会笑了,反正你在这会哭了,就可以了,身体以为感动了,情感上就好像认同了。但我看到最后的时候恰恰是因为前面有哭有笑的,才觉得拧巴和神经病。因为立意不在这一边,他们就是片中的小丑,甚至不贡献什么叙事,那我为谁感动呢?
这就是这部电影最糟糕的地方,光芒四射,但无比平庸,甚至媚俗。满是套路,弯弯绕,段子,蒙的人一愣一愣的,但细想想,什么都没有,挺没意思的。
多说几句。这样的电影,可以不表达什么,纯粹为了好玩,拍成蠢蛋电影。但是,如果是蠢蛋电影,对不起,不能有原罪。也就是说,给人一个不让你就地伏法的理由。这部片子本可以给两个蠢贼一些机会,也给任素汐这个角色在最后有更多的呼应,从而形成观众情感的最高峰。但是,因为他们有原罪,所以,结局一定是伏法,那任素汐那边的线也就断了。
所以这部电影的绝对主角就是陈建斌,一切都是为了成全他。既然天平在这边,就没必要搞一个同样很重的废笔压这个天平。而且在情感上,观众一定更多的在悍匪和残废女这边,谁在乎一个勺子的成败呢?所以,导演啊,这个宝是不是压错边了?

无名之辈(2018)

又名:慌枪走板 / A Cool Fish

上映日期:2018-11-16(中国大陆)片长:108分钟

主演:陈建斌 任素汐 潘斌龙 章宇 王砚辉 九孔 马吟吟 程怡  

导演:饶晓志 编剧:饶晓志 Xiaozhi Rao/雷志龙 Zhilong Lei

无名之辈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