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rouwanxiaomian公众号 没有剧透观影前后打开都没问题,非常推荐去看的影片。
先为我自己鼓个掌,看到任素汐小便失禁那一段的时候我有流泪却没有哭唧唧,这对于我来说也算一次成长。
最近比较推荐两部片子《格林沃德之罪》和这部《无名之辈》。前者主要一些关于哈利波特的背景知识,如果不是哈利波特的粉儿可能会get不到里面的暗梗。
可能是职业病,每一次看完电影之后我都喜欢梳理一下故事的叙事线。看看叙事是否完整,故事内核有没有好好被表达,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是否明显。这部片子看完之后我发现,它虽然有我所追求的电影叙事中的闭环,但却没什么逻辑。很多时候电影叙事中的闭环依靠的是故事线的强逻辑性,但这部影片故事线的逻辑性并不强,甚至其叙事线都不属于常规的叙事线。
马先勇的故事,高明的故事,高翔的故事,马嘉祺的故事,眼睛、大头的故事,还有大头和真真的故事。这些小人物在某一天的生活片段,构成了影片所有的内容,生活的杂乱无章是这部电影的内核。故事虽然发生在一天之内,但时间感并不是组织故事结构的主要因素,这些散乱无章的生活片段各自为阵,他们自己的内在节奏拼凑出了整个故事的节奏,而且毫无违和感。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悲剧,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压迫着剧中的每一个无名之辈。
马先勇想要成正义捍卫者的执念,眼镜和大头想要出人头地的信念,马嘉祺生无可恋只求一死的心,还有高明的无奈、高翔的血气方刚和属于真真的小美好。
每个人的故事线放大了都是一场专属的人生悲剧,缩小了看无非就是转瞬即逝的饭后谈资。导演把这些无名之辈的悲剧拼凑成一场闹剧放在你眼前,笑过之后想想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也如他们一样狼狈不堪?虽然故事不一样,情绪的体验大都一样:每次被生活重锤在地,也要努力爬起来重新来过。
不过,能够爬起来给生活以反击的都是少数,我等无名之辈只能被生活锤得越来越重、越来越惨。
尊严被撕碎了扔出去给别人当段子,还不是要活下去。
高位截瘫到在陌生人面前小便失禁,还不是要活下去。
千金散尽妻离子散被逼参加自己的白事,还不是要活下去。
生活最残忍的地方是每次想死的时候的,它都会逼着你活下去,这个游戏开始和结束都不由自己。
这样一部丧到爆的电影是好电影么?是!
就是这样一部又哭又笑的片子,让我感受到了纯粹的美。
什么是纯粹的美?
当一心利己已经成为日常生活流的常态,人们大部分的动作行为和选择都是基于愉快原则。但是无可否认还是会有某些瞬间,对某些东西、某些事、某个人产生了“不涉利害”的停留,此时的你不考虑对象的实际用途,同时这个对象也是独立的,隔绝于所有事物之外。这就是纯粹的美。
在纯粹的美感中,人们接触到了不对自身产生实际影响的“先验性”,而这是唯物论的心理学不能解释的地方。因此,“美”拯救了“真”,也拯救了“善”。
康德认为这种“不设利害”的先验性,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purposiveness without purpose)。美的事物看起来像是经过了完美的设计,各个部分独立存在又相互作用,组成整体的美,对此你除了欣赏之外毫无可为。就好像有一天,有一个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觉得他闪着光,觉得这一切应该是命中注定,但实际上这就是一次随机性的鬼打墙。这种无法被唯物论者解释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在美学上被定义为“美”。
观影时的凝视行为给我们带了最基本的审美体验,这是电影的作用,这也是故事的作用。现实中的事物之所以能使人愉悦,并不是对生活能产生什么帮助,而只是证明了“我们为世界而生,世界为我们而生”。有些时候可能我们的审美对象看上去平淡无奇或者粗暴甚至是奇怪,但却就是能够让你在某一刻停下来,放下一切去欣赏,去关注一直被忽略的事物,去感受生活的真相。
生活的真相在于:残酷和美相互交织。偷鸡蛋的老大爷希望穿上警察的那身皮,偷手机的劫匪也有一颗做大做强的心,尽管决意赴死也希望拍照时能美美的。
当朋友给你从远方寄来一张明信片时,你期望能跟随着朋友的脚步去到那个照片上所展示的地方,去实际体验真实的美感。当你去欣赏一部电影时,你却从不指望去经历电影中的故事,尤其是这样的悲剧。但你却能够在观影中突然发现与心灵完全契合的东西,暂时缓和与外界的紧张关系。
马嘉祺问眼镜为什么会有桥?眼镜说因为没有路了。那一个瞬间,我破天荒鼻子没有酸也没有掉眼泪,只是嘴角一勾心里有些事就这么有了答案。
没了路,还有桥,活不下去,还能去死,如果连死都不能自己做主呢?
那就听听歌,做做呼吸运动,睁大眼睛看着这个世界,然后欣赏……

无名之辈(2018)

又名:慌枪走板 / A Cool Fish

上映日期:2018-11-16(中国大陆)片长:108分钟

主演:陈建斌 任素汐 潘斌龙 章宇 王砚辉 九孔 马吟吟 程怡  

导演:饶晓志 编剧:饶晓志 Xiaozhi Rao/雷志龙 Zhilong Lei

无名之辈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