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独立游戏大电影》Indie Game: The Movie

这是一部2012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映的纪录片。虽然题为《独立游戏大电影》,但“独立游戏”只是引子,而记录的主要内容则是游戏制作者从动念设计一款独立游戏到将其成功发售并大卖的完整心路历程。其他观影者可能关注的是独立游戏制作者本身在片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想、情感等等。而我站在玩家的立场上,观察更多的是“作者表达”和“玩家感悟”二者间存在的那条巨大鸿沟。

一、作者

独立游戏制作者由于站在自身作品的顶点,往往高高在上。这里说的“高高在上”,并未含有盛气凌人、高不可攀那样的贬义,仅仅是对玩家所处的受众位置而言。玩家玩游戏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向作者在游戏中设置的思想高峰不断攀登的过程。显然,能够让玩家取得深刻的共鸣,就是作者表达的巨大成功,但这恰好也是片中Jonathan blow最受人诟病的一点。

毫无疑问,Jonathan blow是一个神仙级别的制作人,记录片中提到的《时空幻境》这部作品就是他的代表作。不客气的说,该作画面、剧情和深度完全碾压本片中的其他所有独立游戏作品。可这位作者被玩家们捧上神坛的同时,本人也迎来恶评如潮,因为他经常指责玩家没弄懂他的游戏就擅自发表评论。比如,许多玩家将《时空幻境》的内核解释为“科学家通过对真理的艰苦追寻最终造出核弹,酿成大错,悔则晚矣”,他却极力否定这一点,因此和许多喜爱《时空幻境》的玩家产生了矛盾。当记者采访问他其中究竟有何深意,他又闭口不答,这种情况之下,玩家在承认游戏确实好的基础上否定了作者Jonathan blow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所存在的价值。

我影评写得多,收到的评论也多,所以很理解Jonathan这样的作者。比如,当我写下我反感《冰雪奇缘2》中的一些设定的影片后,一些喜爱《冰2》的观众就冲出来指责我没看懂、没童真、有色眼镜、无知无趣。同时,和我同样对电影有微词的观众则会力挺我,但他们挺我的理由却并非我本人对电影差评的理由。此时,我既是影评文章的作者(就像游戏作者),又是电影的观众(就像游戏玩家),夹在二者之间,那感觉,确实是双倍的苦楚。有些玩家从游戏中获得了深刻感悟,却让作者陷入了不被理解的巨大痛苦,甚至患上抑郁症,实在令人深思。不可否认,Jonathan的偏执和完美主义是造成他患病悲剧的重要动因,这是作者自身的责任,但这条作者与玩家间的鸿沟,玩家也有责任,而且责任很大。

二、玩家

在《独立游戏大电影》的删减片段里,Edmund McMille(《超级食肉男孩》和《以撒的结合》这两款独立游戏的作者)对他们认知中的“垃圾游戏”和“垃圾游戏玩家”进行了无情嘲讽。这段嘲讽建立在垃圾游戏滥用“斯金纳箱机制”的基础上。Edmund嘲讽的“斯金纳箱”,就是制作者通过在垃圾游戏中设置“按下按钮就能得到奖励”的机制,并鼓励玩家不断重复按下按钮去获得无意义的奖励的行为。

【游戏幕后】《独立游戏大电影》删减片段:E胖谈讽刺游戏《AVGM》 I

这种机制事实上导致了创作者的表达和玩家的思考间完全的割裂。一款优秀的游戏应该靠游戏本身的内涵和乐趣来吸引玩家,通过培养玩家条件反射式的行为习惯,最终只会将玩家变成巴普洛夫的狗。这类已经被游戏厂商培养成狗的玩家,几乎无法感受游戏真正的内涵,只会被游戏机制催促着不断按下按钮,去得到空虚无聊的短时间刺激。

可悲的是,这样的玩家越来越多,他们热爱花费时间或一点金钱就能简单获得的刺激,而大游戏厂商发现这个套路来钱快又多,相应制作了大量包含“斯金纳箱机制”的游戏,一个完美的双向负反馈循环。于是愿意制作好品质游戏的公司和片中的独立游戏作者一样,变得越来越稀有。能坚持做下去的,大都是因为热爱。

三、最后的话

游戏作者和玩家本不应该是对头,可双方基本上无法做到互相理解,甚至日常互相鄙视,这必然让“作者表达”和“玩家感悟”间的鸿沟永远也填不上。显然,作者的偏执和玩家的肤浅,都会让好游戏离我们渐行渐远。

但愿有一天,作者能放手让玩家按自己的想法去解读游戏(这本就是玩家应得的权利),而玩家也能尊重放弃斯金纳箱机制的独立游戏作者,主动远离那些垃圾游戏,好好感受作品的魅力。毕竟,游戏是第九艺术啊!


独立游戏大电影Indie Game: The Movie(2012)

上映日期:2012-01-20(圣丹斯电影节)片长:94分钟

主演:乔纳森·布洛 菲尔·费斯 埃德蒙·麦克米伦 汤米·里弗内斯 

导演:丽萨尼·帕若 詹姆斯·史威斯基 

独立游戏大电影的影评

蚂蚁
蚂蚁 • 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