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导演的蝙蝠侠电影系列中篇《黑暗骑士》让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完全不一样的超级英雄电影,不同于其它电影系列,甚至也会不同于电影系列的前后两篇:《蝙蝠侠开战时刻》(Batman Begins)和《黑暗骑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我为什么要这么讲?因为我认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呢?请听我细细道来,这必须要从诺兰导演的蝙蝠侠电影的最基本的细节进行分析。
首先,大家必须要清楚的是,诺兰导演的蝙蝠侠电影系列完全不同于漫画中的风格,只是借用了漫画中蝙蝠侠的一个形象,而没有借用漫画中的世界观和故事框架。所以我们不能从蝙蝠侠的初始漫画中去寻找黑暗骑士电影的世界观,我们必须要从电影本身的故事中去寻找……
一、哥谭市的矛盾与背景
要谈到黑暗骑士电影的故事和内涵,我们必须要从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出发,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哥谭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就不得不提到很多朋友屡次讨论的一个问题:究竟哪个城市才是哥谭市的原型呢?历来各种说法不一,当然最核心的争议就是芝加哥还是纽约的问题。为什么很多朋友认为是芝加哥呢?因为芝加哥是一个暮落的老牌重工业城市,是美国老式的资本主义模式的代表,而影片中的哥谭市也类似于这样一种形象,而且TDK也大部分取景芝加哥,所以很多朋友认为哥谭市的原型就是芝加哥。但这对吗?显然值得商榷了。我们在电影中可以发现,哥谭市是美国经济的象征,也是美国权力的象征,这个显然与芝加哥是不能相容的,而且在TDKR的预告片中可以发现,哥谭市的证券交易中心被攻占摧毁,说明哥谭市同时又代表者美国的金融权力,而在美国这样的城市只有一个——纽约。
既然纽约才是哥谭市的最终原型,那就很清楚哥谭市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了:首先是美国甚至是世界的经济和金融强权中心,哥谭市所代表的权力甚至已经是美国政府都不敢染指的;其次,高森市中存在着各种社会阶层,如金融资本家、精英政客、黑帮势力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然后,哥谭市内部腐化不堪,精英政客与黑恶势力相互勾结,资本家生活腐化奢靡而劳苦大众困苦不堪;最后,虽然内部矛盾重重但高森市依然能够正常运转,而且还在对外粉饰太平。
刚才已经提到,哥谭市存在的社会阶层基本上就是金融资本家、精英政客、黑帮势力和劳苦大众,当然其中是矛盾重重,这些矛盾正是哥谭市社会问题的根源。当然,首先哥谭市最基本的矛盾就是资本家与劳苦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了,然后其他的矛盾都是从这个基本矛盾中衍生出来的;其次,精英政客与劳苦大众的矛盾,因为精英政客虽然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但他们毕竟是资本家们的前台代表;然后,黑恶势力与劳苦大众之间的矛盾,黑恶势力从影片中看来就是精英政客们为了打压劳苦大众而可以培养出来的一种势力;最后,其他矛盾,包括了金融资本家内部的慈善派和保守派的矛盾、精英政客内部的正义势力与腐败势力之间的矛盾、精英政客与黑恶势力之间的矛盾等等。从这些矛盾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哥谭市的社会大环境中,劳苦大众是被重重剥削和压迫的阵营,困苦不堪已经是必然的了。
二、谁才是哥谭市的权力核心
我们看过诺兰导演蝙蝠侠的前一篇了,我们应该会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在哥谭市谁说话最管用呢?或许很多朋友会说,是哥谭市长,或者是黑帮老大,更或者是警察局局长之类的。是吗?当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现象,那么谁拥有哥谭市最高的权力呢?恐怕任何人都不会想到甚至不愿去想到——布鲁斯韦恩!
我们已经知道了哥谭市的不同的社会阶级,位于最底部的当然是劳苦大众,再上面的是黑恶势力,然后再上面的哥谭市的精英政体,最后位于权力顶峰的是哥谭市的金融资本家,而金融资本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核心人物就是被人称为哥谭之子的布鲁斯韦恩。仅仅从阶级分析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布鲁斯韦恩就是那个哥谭市拥有最高权力的人,甚至可以这样想:如果布鲁斯韦恩不是蝙蝠侠,那么他将会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会成为哥谭市中最混蛋的人物!
其实不仅仅我是这么看的,电影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类似的暗示:首先,在BB中,布鲁斯韦恩为什么成为了拉斯阿拉古尔所带领的影子军团的首选对象?因为他是哥谭之子,因为他在哥谭市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然后,在TDK中,瑞秋道斯提示哈维登特说:如果说哥谭市哪里是绝对安全的,那就是韦恩集团的顶层公寓;
再然后,在TDK中,布鲁斯韦恩、瑞秋道斯、哈维登特和娜塔莎一起吃饭,哈维登特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韦恩庄园也在哥谭市的管辖范围内吗?哈维登特的暗示是什么呢?韦恩庄园所拥有的权力已经完全凌驾于哥谭市之上了;
最后,在TDK中,布鲁斯韦恩为了找到小丑而设计发明了手机监听系统,卢修斯福克斯称之为“这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在BB和TDK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具有强烈暗示性的情节,就看大家要不要多想那么一点点了。
三、哥谭市精英阶层的正义力量与腐败势力
在BB和TDK中我们已经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哥谭市内部的各种斗争,这些斗争有很多已经是摆在明面上了,特别是在BB中,就已经把哥谭市拥有最高权力的那部分人分为了两个不同的阵营:正义力量和腐败势力。
在BB中拉斯阿拉古尔曾经提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影子军团就已经开始渗透到哥谭市的各个角落,并且发明利用了摧毁哥谭市的最有效的武器——经济。就在哥谭市经济崩溃民不聊生之际,布鲁斯韦恩的父亲托马斯韦恩站了出来主动与哥谭市的腐败势力进行斗争,显然,托马斯韦恩就是哥谭市老一辈正义力量的最核心人物。而在BB和TDK中,当蝙蝠侠出现以后在哥谭市的精英阶层中开始有不少的正义力量涌现出来,站在前台的是卢修斯福克斯、瑞秋道斯、戈登警长、哈维登特,而真正幕后的支持力量显然来自于布鲁斯韦恩;另外在他们的影响下,BB中的被杀的检察官、哥谭市长、哥谭市警察局局长、哥谭市法官苏芮罗等都被拖进了正义势力,但他们成功了吗?显然没有,因为哥谭市内部还存在着极其腐化腐败的一股恶势力。
很多人很简单地将哥谭市的恶势力简单地归结于腐败官员和黑恶势力,是吗?当然不是,哥谭市的所有恶势力的源头是哥谭市的那些贪婪的金融资本家。咱们先看看BB中,布鲁斯韦恩出走后韦恩集团的那位CEO厄尔先生吧,这个家伙就是贪婪的金融资本家的典型案例,你看他忙的是什么——韦恩集团上市圈钱、秘密研发的武器丢失后为了保护自己先炒了自己的科技部门经理、出入各种高档娱乐场所说各种无聊的话题当然是不在话下了等等,遇到这样的人只能真心无语了,让这样的人位居哥谭市的权力核心,他怎么可能会主动去为劳苦大众考虑呢。厄尔先生只是一个典型,其实哥谭市的资本家阶层基本上尽是这样的人物,还记得BB最终决战前布鲁斯韦恩为了赶走自己的生日宴会的宾客所说的那些话吗?那些话是假话吗?千万不要当玩笑话,那些都是真的!金融资本家们看似没有干什么实际的坏事,虽然他们很多人仅仅是不作为,但这种不作为才是高森市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某种程度上恰恰正是罪恶的根源。
另一方面,精英政体中的各路腐败分子更是数不胜数,如腐败警官弗拉斯、和法尔科内一起吃饭的各路高官等,而他们是哥谭市精英阶层的末节而已,站在前台的人物,他们只是一些罪恶的实施者。
但我们必须要说的是,有时在精英阶层内做正义力量有时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托马斯韦恩夫妇、哥谭警察局局长、法官苏芮罗、瑞秋道斯、哈维登特……一连串血淋淋的名字,更不用说在各项战斗中牺牲的那么多警察和无辜民众,连戈登警长和哥谭市长也差点成为枪下之鬼,更不用说那个最苦逼的蝙蝠侠了,我们不禁问苍天:做好人为嘛这么难呢???(我必须要说的是,现实中不也一样吗)。
四、布鲁斯韦恩与蝙蝠侠
其实在我们现实中看来,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几乎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在世界上拥有最高权力的城市中做一家最大公司的老版,却好好的日子不过半夜出去闲溜达来惩奸除恶。那么这个最不应该成为蝙蝠侠的人为嘛最后非要成为蝙蝠侠呢?
当然,最大的诱因依然是托马斯韦恩夫妇的死已经整个哥谭市对他们的死的无动于衷,而根本原因来自于布鲁斯韦恩从托马斯韦恩夫妇那里继承下来的正义思想,只不过托马斯韦恩夫妇的死以及法尔科内对他的冷嘲热讽让布鲁斯韦恩断送了用经济手段来拯救哥谭市的念头,于是他想变得更强,用身体力行来惩奸除恶,甚至不惜游遍天下所有监狱。而在拉斯阿拉古尔的影子军团的遭遇让他明白,维护正义不仅仅是将那些罪恶分子从肉体上消灭掉,而是必须要坚持所谓的法理正义;回到哥谭市以后,布鲁斯发现如果仅仅进行简单的惩治罪犯的活动是远远不够,哥谭市的劳苦大众需要一个理想一个象征,一个能够给他们带来希望的并能代表完全正义的象征,于是布鲁斯选择了蝙蝠侠。
应该说,在打击哥谭市的黑恶势力这方面蝙蝠侠很成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鲁斯韦恩与蝙蝠侠这两个身份的冲突开始显现。首先体现在生活上,昼伏夜出本来就是一个很累人的活,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何况作为哥谭之子的布鲁斯肯定还要广泛的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不免有时会露出些许把柄;另外,当蝙蝠侠遇到了一个不顾一切的对手(像阿拉古尔或小丑)时,他就必须要牺牲掉布鲁斯和蝙蝠侠这两个身份中的一个,于是我们看到BB中他牺牲掉了布鲁斯韦恩这个少爷的形象,而在TDK中则是牺牲掉了蝙蝠侠这个形象,正所谓两者不能双全;还有,就算蝙蝠侠的真实身份对于哥谭市民众来讲是一个谜,但总有一天会被透漏的,虽然BB和TDK中并没有设计这样的情节,但我相信总有一天肯定会涉及这样的情节,布鲁斯或蝙蝠侠该怎么办呢?
另外,布鲁斯韦恩这个少爷形象虽然在精英阶层中有些不堪,但不至于掀起什么大风大浪,但蝙蝠侠这个身份则不一样,虽然他代表着正义,但他毕竟不是法理正义的真正代表,于是当人们在恐惧的威胁下毫不留情地抛弃了蝙蝠侠,不可谓不悲哀,不可谓不苦逼,更何况还牺牲了那么多的人。
显然,布鲁斯韦恩和蝙蝠侠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这种矛盾其实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当然在一个最合适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最合适的结局,这是我们在TDK后想要看到的。
五、外来的恶势力与哥谭的战争
很显然,哥谭市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干涉,哥谭市的黑恶势力早就被铲除得干干净净,可是就是这些外来势力一次又一次地把蝙蝠侠逼到了战争的最边缘。
很显然,哥谭市中来的第一波外来干涉势力来自于拉斯阿拉古尔领导的影子军团,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彻底地摧毁哥谭市,为此不惜花下几十年的苦功,最早的时期派人打入哥谭市的政治经济系统,先搞垮哥谭市的经济并使其破产,不曾想这一步落空了,被托马斯韦恩阻止了,不曾想托马斯韦恩为了哥谭市几乎奉献了一切到头来被自己所拯救的人杀死,真实悲哀;于是影子军团又看中了苦大仇深的高森之子布鲁斯韦恩,想借助于布鲁斯的力量内外夹击摧毁哥谭市,没有想到布鲁斯同样是一个犟疙瘩,为了维护哥谭市不惜摧毁影子军团的老窝;于是才有了影子军团的第三步,在哥谭市下毒让哥谭市民众自相残杀而已毁灭,于是蝙蝠侠和哥谭市迎来了第一次战争。这一场大战虽然在蝙蝠侠和戈登警长的配合下获取了胜利,但也留下了后患,即打入哥谭市内部的影子军团的人还在那里,与黑恶势力勾结的腐败分子也还在那里,这一场大战下来,蝙蝠侠仅仅是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并没有取得哥谭市内部争斗的真实战果。
分析原因,影子军团为什么失败了?在我看来,影子军团的初衷很好,但方式错误,阿拉古尔最大的错误就是他把枪口对准了哥谭市最无辜的劳苦百姓,而不是针对腐朽堕落的根源——精英阶层,枪口指向性的错误导致了布鲁斯韦恩的叛逆,其目的也同样失去了合理性并不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所以影子军团的失败是咎由自取。
第二股外来势力就是不知道来自何处的小丑军团。别看人家小丑军团人不多,但影响力巨大,无政府主义的接近癫狂的风格使哥谭市遭到重创,小丑们巧妙地利用哥谭市正义势力和黑恶势力之间的斗争而彻底地介入哥谭市的内部斗争,并且很巧妙地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导致哥谭市民众正义思想的分崩离析,对人们最大的打击并不是来自于肉体上的,而是来自于精神上的,虽然小丑最后被蝙蝠侠抓到,但小丑却不是失败者,他的癫狂不仅使哥谭市正义铁三角崩溃,还彻底地把光明骑士推到了黑暗面,同时还使布鲁斯韦恩留下了心中最永远的痛。再回头看看哥谭市,哥谭市已经完全陷入了恐惧和癫狂之中,即使蝙蝠侠最终牺牲自己而维护了哈维登特的法理正义,但小丑留下的所有痕迹在高森市很难被一笔抹去。
经历了两场大战的哥谭市谁受到的伤害最大呢?很显然,受到伤害最大的是哥谭市的普通民众及精英阶层中的正义势力和哥谭市的英勇警察,但也取得了些许的效果,在正义势力和小丑军团的联合绞杀下,哥谭市的黑恶势力已经几乎被完全铲除,或许哥谭市的正义势力们可以歇口气了,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在两场大战中有一方是始终无损的——就是哥谭市的精英资本家们,也就是说,哥谭市内部的根本矛盾还没有任何解决的迹象......
六、蝙蝠侠本身的局限性和历史使命
其实,从BB和TDK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蝙蝠侠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首先,蝙蝠侠自身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其真实的身份——哥谭市金融资本家的代表人物,这个局限性很难被突破,因为蝙蝠侠绝对不可能甩掉自己的这个身份包袱,既然是金融资本家的代表,就算他有诸多的善意,那么他始终处于哥谭市阶级对立中的另一面,他永远代表者剥削阶层,永远还是要以利润作为第一目的。
其次,蝙蝠侠战斗目的的局限性。在BB中,我们知道,蝙蝠侠就是要使敌人恐惧,这里的敌人值得就是哥谭市内部的黑恶势力和腐败警察。布鲁斯韦恩天真的以为只要利用蝙蝠侠铲除了哥谭市内部的黑恶势力和腐败警察,就能拯救哥谭市。在BB和TDK中,蝙蝠侠的目标始终紧跟着黑恶势力,始终以打击黑恶势力为第一目的,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TDK结尾处也算取得了成功,所以说他的目的真的达到了,但哥谭市并没有真正被拯救,因为哥谭市矛盾的总的根源没有消除,而且我相信布鲁斯还没有真正看到哥谭市真正的问题所在。
第三,蝙蝠侠本身只是一个义警,没有执法权,但他也总是越界,即超越法理正义的界限:到香港异地抓人显然违反了香港本地的法律,抓捕犯人肯定要付诸武力而打伤
最后,蝙蝠侠不是完人,总是会被个人感情色彩所左右。这个就不用赘述了。
总的来说,蝙蝠侠本身具有诸多的局限性,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既然蝙蝠侠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了真正意义上拯救哥谭市,那么蝙蝠侠将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哥谭市的拯救呢?该怎么办呢。
全文完。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2008)

又名: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 / 黑暗骑士(台) / 蝙蝠侠-黑夜之神(港) / 蝙蝠侠6:暗夜骑士 / Batman: The Dark Knight / TDK

上映日期:2008-07-14(纽约首映) / 2008-07-18(美国)片长:152分钟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 希斯·莱杰 艾伦·艾克哈特 迈克尔·凯恩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乔纳森·诺兰 Jonathan Nolan/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大卫·S·高耶 David S. Goyer

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