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5.03.17
在剧情在现在看来很俗套(大团圆结局+谁都能猜到的走向)之外,是什么使得这部片子成为了经典之作?

表演与人物:
每一个人的角色都是很“原型”的,女主角尤其令人讨厌。但是最后却又让人消除了对她的厌恶——因为她深刻而诚恳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有个问题:是否越是激发起人们厌恶,最后的力量就越强?
我想,这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与自己的斗争:从一个讨厌的人成长为一个令人喜爱的人;第二种是与敌人的斗争:通过与敌人的斗争,吸收好的部分除去不好的部分,最终战胜敌人,而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但是我有些奇怪另一个问题:在第一种斗争中,某种“不完美”绝对是在很多观众心里的,怎么样能够避免观众觉得尴尬最终影响观影效果?
要说这个问题,首先我想说电影实际上有一种奇妙的作用,这种作用跟小说有些相似:在电影中,我们同时有着代入感和旁观感,非常像是做梦。起码我自己做梦我是清楚的,我自己做梦的时候同时兼顾着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而且,我几乎可以肯定,这种第一人称视角更像是我因为存在着自己的想法而产生的一个错觉(当然了,也有可能第三人称视角是个错觉),又或者两者兼有。实际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区别并不是那么大——加入我们忽略自己的身体,那么我们看其他的东西,只有一个角度的问题而跟人称无关。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关系,只是我们能不能总是可以看到自己。然而,这其实只是一种影像表达。根据我的人格理论,我们是可以“看到”那个自己的,只不过我们有时候看得到,有时候看不到。
(这个理论用这么一点儿点儿内容可说不完,接下来需要我把这个东西单独拿出来说)

回到尴尬感的问题,我认为实际上,尽管观众会感觉到尴尬,但是出于某种心理的防御机制,我们在产生代入感的同时又自动进入疏离感——我们会觉得这部片子是一部电影。于是,电影作用于我们的情感层面,我们把主动权交出来,交给电影。由于这不是我们自己经历,也“期待着”导演给出一个满意的结局,我们的焦虑自然就下降了。因此这个尴尬感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的确是期待着体验另一种人生,或者是通过电影认识自己。

因此,由于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想必我们可以在情感方面“虐待”观众,而在智商方面尊重观众。

街角的商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1940)

又名:笔友求缘 / 笔友俏冤家 / 街角商店 / 笔友的恋情 / 情侣求缘

上映日期:1940-01-12片长:99分钟

主演:玛格里特·苏利文 詹姆斯·斯图尔特 弗兰克·摩根 约瑟夫·斯 

导演:恩斯特·刘别谦 编剧:Samson Raphaelson

街角的商店的影评

植二
植二 • 视角
望山
望山 • 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