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乃真理也。
《海昏侯》这部纪录片从三集的内容,由发现村民墓被盗,通知江西考古研究所开始,揭秘了刘贺的一生。其中的考古发现,用物证证明了刘贺并非《汉书》中的如此不堪。造成刘贺跌宕起伏的一生,除了他自己本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还与两个人息息相关。一是权臣霍光,二是汉宣帝刘询。
刘贺五岁逝父,继承了昌邑王的爵位。昌邑之地是今天的山东菏泽。从历史来看,山东在西汉属于富饶之地,之所以能够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做诸侯王,都得益于刘贺的父亲,刘髆。因为他的祖母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父亲分到这块封地刘贺得以沾光。很可惜的是父亲刘髆以英年早逝,在刘贺的成长中,他缺失了来自于父亲的爱,还有父亲的教育。这对他个人命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缺失,在我看来是无法弥补的缺憾,刘贺并不是一个资质平平的人,不至于到才疏学浅的地步。但是为什么他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了,与他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在昌邑这块富饶肥沃的土地上,承袭父亲的荣光。可能他没有想过去争权夺位去当皇帝,因为在自己的封地他过得还是挺舒坦的,也没有人去替他谋划对他进行教导,只有来自昌邑的群臣拥护,所以没有在政治谋略才能上得以学习,但是他自己本身的文化教育是不差的。被扶持当皇帝这件事情太突然了,或许说他还没来得及筹划好,他需要时间去学习政治才能。但政治谋略是一个帝王必不可少的,而且面对霍光这样谨小慎微的权臣,刘贺被扶持当皇帝只不过是霍光眼里的傀儡。正是因为他年少,也正是因为他显露出来的荒唐,昏庸。但这很可能是他为了绊倒霍光的障眼法,可是他毕竟才十九岁,他面对的是汉武帝看中的辅政大臣霍光,在政治上他根本不是霍光的对手。他过于急躁动了上官皇后长乐宫的禁卫分布,在当时皇太后可是拥有最高决策权的,这惊动了霍光也成为他被废的原因。姜还是老的辣,在政治上,刘贺不是霍光的对手。他年少,与刘询比起来,他养尊处优。刘询是当过平民的人,人情世故上自然比刘贺经历更多,小不忍则乱大谋,刘贺正是如此。
史书文献可以帮助我们后人了解历史的前尘往事,但是正如纪录片里所言,书也是人写的,所以会从他的表现中使史官产生一定的个人倾向。我认为《汉书》中对刘贺的评价是片面的不客观的,如果不是发现他的墓,得以考古,他的形象就会如《汉书》上所言一般,留在后人心中。刘贺其实是可怜的,本来在自己承袭的封地上舒舒坦坦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却被霍光扶持当了皇帝。但因惊动霍光,又被废了成为平民。过了11年后又被汉宣帝封侯,汉宣帝是忌惮他的,所以把他的封地迁到了今江西南昌。在两千多年前,南方是有待开发的,从封地上来看,可见汉宣帝对刘贺的忌惮。虽然封了海昏侯,享食邑四千,却被剥夺了政治权利。汉宣帝让他不必到长安祭祖,表面体谅却实则让他永远远离了政治中心。刘贺对这个结果是不愿意接受的,他还因为与郡官孙世平说与自己可能再度封王的想法,惹怒汉宣帝被削了食邑三千,在当时看来是非常严重的。刘贺不断上书,希望能够在祭祖是回到长安,但是汉宣帝怎么可能如他所愿。所以我觉得他是可怜的,因为汉宣帝对他的忌惮,他再也回不去长安。在我看来当时的刘贺其实已经无心于皇位了,他也做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来。如果他还想杀回长安重夺帝位,在与孙世平的对话中,他不会坦露自己又可能再度封王,而是谨小慎微的三缄其口。或许,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再不堪年少的境况也只是以前的事情了,不断上书的他,只是想能在祭祖时回到长安,这是他作为刘家子孙的责任,也是他一生跌宕之后,唯一想要把握住的最后权利,这时的权利已经无关权力,只是他作为刘姓子孙的唯一期盼,但由于之前的政治过往,这项权利被无情剥夺。他一生已经尽是坎坷,他已然看淡也不想牵扯其中,但一切都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他和夫人一再冒死进谏,上书汉宣帝和上官太皇太后,这应该是刘贺心中永远的痛,直至到死都没能化解他的这股遗憾与痛。作为刘姓子孙的他,是可怜的也是令人心疼的。
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前尘往事的重要依据,但是如果不是今天发现了刘贺的墓,那么我们后人对他的印象就会永远停留在《汉书》所言。海昏侯刘贺的墓,不仅仅在我国考古史上有了许多重大发现,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在我这里,让我觉得欣慰的是,我们通过这些东西,去重新认识了汉废帝、海昏侯刘贺,至少我们后人“走近”了他的人生,了解了他的经历,明白了他的苦楚。不再是通过《汉书》所知道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