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在谈论历史的时候,往往无法忽略战争。从古罗马时代到两次世界大战,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混战到被载入史册的现代战役,战争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竞争、生存的手段。人们在反对战争的时候,往往无法保持理性态度,就像阿瑟.黑利在《身居高位》中写的那样:战争迟早是要发生的,因为战争从来就是无法避免的。
人类历史上很多重大的战争不仅关乎着生死,也会造成人口、疆域、生活模式、社会结构、政治人文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决定着一个时代或者一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所以,战争才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转折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和战争相关的作品灿若星辰。尤其是在小说、戏剧、电影、音乐、雕塑、绘画等艺术领域,战争不仅是很多作家、艺术家灵感的来源,也是恒常如新的话题。
今年年初,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拉开帷幕,韩国导演奉俊昊凭借《寄生虫》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以及最佳国际影片四项大奖,可以说是本次奥斯卡奖最大的赢家,也是韩国电影史上的高光时刻。
欣赏了大半获奖名单上的电影,最喜欢的是萨姆.门德斯的《1917》。这部电影一改我对战争电影的看法,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沉浸式观影的魅力。
2000年萨姆.门德斯凭借《美国丽人》获得了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的奖项,2009年的《革命之路》让女主角特.温丝莱特获得第66届金球奖剧情片最佳女主角。萨姆.门德斯的作品不多,但却是好莱坞最会讲故事的导演之一。
《为子搬迁》、《锅盖头》、《毁灭之路》等作品都是叫好又叫座的电影。透过这些电影,我们可以窥探到导演萨姆.门德斯对电影叙事节奏的掌控以及内容的选择。
而这部《1917》和萨姆.门德斯之前所有的电影都不同,夸张点说,这部电影和之前所有的战争电影都不同。《1917》是一部关于一战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前线传讯员的电影。萨姆.门德斯的祖父就是一战中的传讯员,这部电影的构想就来源于祖父在他儿时讲述的那些故事。
和一些强调技术的战争电影不同,这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观众透过这些长镜头可以很直观地看见粗糙简陋的战壕、随处可见的弹坑、撕裂的铁丝网、暗藏危机的平原高地、茂密的树林、俯冲而下的飞机、燃烧着的建筑物和被炸弹摧毁的废墟。影片还原了传讯员的遭遇,他的紧张、害怕、绝望、信仰以及坚持。
这种极尽“真实”的描述,强化了观众的感官体验,也实现了战争电影最核心的三个目的:呈现、重塑、记忆。
“真实”是战争电影的生命,那么,战争中的“真实”是什么样的呢?
书评人刘忆斯写过这样的评述:真实的历史不是影视剧和网络游戏,是从“九一八事变”至日本投降期间,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以上的死伤;是战时中国有上亿军民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是“淞沪会战”时驾机撞击日军旗舰“出云号”的沈崇海,这位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牺牲时年仅25岁;是抗战期间为了不至动摇军心,连京剧《四郎探母》都要禁演......
这就是战争的“真实”,不是那些抽象的词汇,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果《1917》是这样一部“真实”的电影,那么,支撑起“真实”的绝不是所谓的技术手段,而是在长镜头中流淌的时间。
时间,让两个传讯员将生死看淡结伴而行。时间,让两个传讯员背负上使命和责任。时间,赋予普通士兵神圣让死亡永垂不朽。同样,也是时间,让人成为人。
他们在德军遗弃的隧道中遇见了意外,炸弹爆炸,他们死里逃生,于是,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我真想一枪杀死那只老鼠。”
“我真想你选其他的白痴来送死。你为什么要选我一起?你都不知道为什么,那是你的问题。”
“我不知道他们叫我是来做什么,我以为是送我们归入队列、吃点东西,或者别的什么简单的事,好吗?我从来没想过会像是这样。”
“真实”就是这样,有怯懦、有欢喜、有紧张、有咒骂。《1917》之所以好看就在这里,萨姆.门德斯并没有遵照习惯,设计一个英雄人物,而是设计了一个普通的传讯员。他并不伟大,只是完成了任务,避免了重大伤亡。这种无数的普通人,和他们背负的责任才是战争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
现在让我们从《1917》开始了解战争电影的三个目的:呈现、重塑、记忆。
呈现:
战争片有一个最基础的叙事命题,而这个命题恰好是战争片和其他类型片的分水岭——塑造英雄人物、赞扬英雄行为、思想以及精神。从娱乐的角度来看,“英雄”的确有足够的噱头让观众走进电影院。但电影发展到今天,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传递价值观、精神文明的媒介。
尽管英雄主义主题始终是战争电影的叙事核心之一,但“英雄”呈现出来的内涵和目的却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嬗变。电影《1917》讲述的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故事,战争从1914年开始,持续了四年,1918年结束。该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约有6500万人参战,超过3000万人在这次战争中丧生。
在传统的战争片中,“英雄”往往是一种单纯的设定,他们具有非凡的勇气,近乎神。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在拍摄时需要考虑到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也要遵守一种约定成俗的叙事规则。而《1917》并没有遵守这个规则,萨姆.门德斯只是呈现。
1917年,一战正酣,两名十六岁的英国士兵接到命令,需要立刻赶往前线,向守卫在那里的将军传达“停止进攻”的讯息。时间只有八小时,弹药也有限。于是两名士兵变成了传讯员,希望穿越静寂的死亡之地,执行任务。
重塑:
谈论战争的时候,人们常说,经历过战争的人才有资格谈论战争。大概是因为,战争自身有着多元的属性和意义。我们今日的文明和过往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换言之,战争塑造了我们今日的文明。
然而,当战争成为电影素材,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带来视觉奇观时,不管对战争有多么深刻或者独到的见解,每一部战争电影或多或少会重塑我们的认知。
谈论战争,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死亡。而在电影《1917》中,萨姆.门德斯弱化了死亡带来的视觉冲击,比如,其中一位传讯员被敌军捅伤,萨姆.门德斯用长镜头记录了他从受伤到死亡的过程,那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另一位传讯员就这样目睹着战友的死亡,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
没有撕心裂肺的痛苦,也没有痛彻心扉的表现,生命在平缓的疼痛中慢慢消失,就像沙漏逐渐漏完最后一滴。“无论是下到地界还是登上王位,独自旅行的人走得最快。”
大多数战争电影都可以被称为奇观电影,我们可以看见纷飞的战火、奋勇杀敌的战士、聪敏智慧的将领。这些夺人眼球的内容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在体现奇观的同时,也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塑人们的认知和对历史的理解。
记忆:
关于战争的描述,我最喜欢的是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的一段话: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
我承认,战争电影曾让我热血沸腾,但《战争论》让我厌恶每一场战争。因为战争意味着权力的交接,意味着新的统治的开始,意味着一段未可知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在这未知中,人类命运,世界文明都处于一个悬而未决的位置上,随时都有可能崩塌。
所以,战争电影就是为了让我们记住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1917》中,传讯员到达前线之后,他需要找到指挥官,并传达指令。他穿过没有任何遮挡的原野,炮火声在耳边轰轰想起,他的战友一个借着一个倒在他身后。所有的害怕、紧张、迷茫在此时都变成了“信仰”。
整部电影直到结束时,才真正体现出了传讯员身上的英雄主义色彩,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士兵,害怕战争,害怕死亡,否则怎会拼尽全力在废墟中和德国士兵搏斗,然后又拼尽全力奔跑。
所以,战争电影就是为了让我们记住,所谓的英雄,不过是熬了过来的普通战士。所谓信仰,不过是履行职责。
《1917》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导演萨姆.门德斯并没有塑造一个完美的英雄,而是真实的体现出了一个士兵执行任务的过程。接到任务指令、按照时间出发、目睹战友死亡、单枪匹马和敌人搏斗、穿越没有遮挡的战场、完成任务时的筋疲力竭。
没有夸张过分的情感,没有任何多余的煽情成分,鬼斧神工的长镜头将战场的残酷和战士的忧愁渲染的恰到好处,精心设计的色彩、沟通、场景以及细节让整部电影干净纯粹。原野上的花香遮掩了死亡的恶臭,但无法消弭战火的气息。铁丝扎进手心,却无法割裂责任和使命。
完成任务之后,传讯员倚靠着大树翻看家人的照片,似乎看见照片就看见了回家的希望。而他又讨厌回家,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回到战场。

1917(2019)

又名:1917:逆战救兵(港) / 一九一七

上映日期:2020(中国大陆) / 2019-12-25(美国) / 2020-01-10(英国)片长:119分钟

主演:乔治·麦凯 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科林·费尔斯 本尼迪克特· 

导演:萨姆·门德斯 编剧:萨姆·门德斯 Sam Mendes/克里斯蒂·威尔逊-凯恩斯 Krysty Wilson-Cairns

1917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