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博士是一个在舞台上备受瞩目的钢琴演奏家,也是一个在同一个舞台下而被拒之门外的人。而这最表层的原因就是他的肤色,以及肤色背后所代表的人种。他被人们如此分裂地对待,特别是在南方,只因为他只是一个用于完成某种交易的工具,只因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身份能带给邀请方荣耀。他成为了可以分离的,被“异化”的个体。他既是黑人,也是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

电影里有一场被弹幕成为“世界名画”、“名场面”的场景。西装革履,看起来十分体面的雪莉站在一辆轿车旁,等着他雇来的司机为他修好汽车好继续赶路。公路的另一边,是穿着朴素,甚至有点“不体面”的无数黑人们。他们在沙尘漫天的土地上工作。明明是同胞,却一点没有同胞之间的亲切之感。土地上的人们透着漫天的烟尘凝望着雪莉,既疑惑又全然觉得陌生,甚至透露出一丝背叛感。也许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雪莉能站在公路的那边,在发亮的汽车旁与他们对视,而自己却只能深深埋首土地上,被捆绑在白人之外的世界里;而雪莉博士同样地,带着一种怜悯的、无能为力的、迷惑的目光望着他们。也许是因为同胞们艰难的处境,又或许是因为自己无法迈出也无法迈入同他们同行的那一步。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美国黑人命运上的转折点,因为他们在法律上获得了解放。记得高中历史课上学习这段历史时,我为林肯的斗争而感动,也为黑人成为“人”而感动,为北方人民对人性的肯定和尊重而感到佩服。此时回想起来,南北战争的产物——法律层面的奴隶解放绝不止我当时所想的那般天真和理想。在南方的种植园,他们是被高价买来的廉价劳动力,是完完全全被迫出卖劳动力的商品。据说“南北战争前夕,南方一个黑奴的价格基本相当于在密西西比河以西购买80平方公里土地的价格”,他们作为昂贵的商品被交易,且成为别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但是实际上,北方要求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中,不乏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因为对北方而言,这些黑人奴隶是一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潜力。在北方,他们获得某种人身自由,却转身被卷了资本主义市场,成为了具有“人身自由”的廉价劳动力。世界永不能用所谓正义和邪恶来概括。世界要复杂得多。代表着光荣和胜利的历史世界背后,是各方主体力量和利益的角逐。永远警惕仅用概念来描述和感受世界,用抽象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如果雪莉及其同胞能够作为具体的个体被认识和感受,也许会带来不同的局面。在废除奴隶制之后,他们依然承受的异样的目光和不公平的待遇,是部分也许是因为人们首先用“黑人”来认识和描述他们,而非将他们看成是有血有肉,具有平等人权的具象的人。

当区分出现,诸如黑人和白人,男人和女人,弱者和强者,边缘和中心,精英和平民,城市和农村,人与非人等等,虽然绝对不能够断言区分里面暗含着歧视,但绝对要警惕这些区分是否会成为孕育歧视的温床,以及是否会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

这是一个极为人性的故事。人对另一人的歧视和冷言冷语,在台前的毕恭毕敬和台下毫不遮掩的鄙夷;从车窗往公路扔下啃完的骨头的非文明人所做的举止,在地上捡起商店贩卖的精灵之石。所有这些都是人性的显现。在各式各样的人性背后,是一群移民对另一群“移民“以及他国“移民”的态度,和历史赋予他们的一切。

参考文献:

叶山:《路上的美国史︱地下铁路:黑奴的逃亡史》,澎湃新闻,2018年2月8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50025


绿皮书Green Book(2018)

又名:绿簿旅友(港) / 幸福绿皮书(台) / 绿书

上映日期:2019-03-01(中国大陆) / 2018-09-11(多伦多电影节) / 2018-11-16(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维果·莫腾森 马赫沙拉·阿里 琳达·卡德里尼 塞巴斯蒂安·马 

导演:彼得·法雷里 编剧:尼克·瓦莱隆加 Nick Vallelonga/布莱恩·海耶斯·库瑞 Brian Hayes Currie/彼得·法雷里 Peter Farrelly

绿皮书的影评

Ez
E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