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这是一部经典且温馨的影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整部片都非常平缓,没有什么高潮低谷之分,如果不是抱着和谐的态度,我相信很多人都看不下去,或者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首先看这部片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虽然现在白人至上也很严重,但是没有像影片当时所说的那样特殊,虽然经历了南北战争,全国都解放了黑奴,但是在南方黑人岐视仍非常严重,规定只有黑人才能入住的酒店,黑人不得入内的饭店和酒吧等等场所,更别说同性恋歧视仍非常严重的当时。我有时候感觉现在的美国社会有些反转,很多黑人打着种族歧视为旗帜,只要是稍微不顺心就会以此为武器,就是说你看到我,你都不能表现出你不喜欢我,就算你不喜欢我,你也要笑着面对我。

其次,这部电影中白人形象和黑人形象有些反转,白人呢,粗鲁、没有文化,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社会底层小混混的形象,而黑人呢,斯文,受到的都是高等的教育,而且他一直都在刻意地维护自己的绅士形象,十分地做作,十分地重视主仆之间的身份,即使是下车都不会自己开车门,要等托尼开。当然,这在电影结束的时候,谢利开车载托尼回到了家中,这也说明他完全放下了身为老板的身份,开始认同托尼为朋友。

这次电影讲述的是谢利与托尼一个为期8周的从北至南的一趟旅行,为了谢利的全国钢琴演奏巡演,这可以说是两人心灵的一趟旅行。托尼从电影开始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他有黑人种族歧视的,当家里请了两个黑人维修东西,就已经让他非常不满,况且还用家里的水杯喝水,他虽然迫于老婆的面子没有表现得很明显,但还是把他们用过的杯子丢掉。但是经历了这一路的历程,他已经释怀了,原先只是为了钱才做的这份工作,到后面更像是为了谢利的事业,接受了黑人。而谢利变得更接受自己黑人这个肤色,这个身份,原先他是刻意地表现与其他的黑人不同,为了“取悦”白人,成为“白人”,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黑人”的身份,而现在他不在高高在上,更愿意接受有地气的黑人,在黑人的酒吧里弹钢琴、演奏,到最后开车载托尼回他家,来他家参加圣诞节聚会。两人都和谐了。

这部电影不太完美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部电影的政治目的太明显,两个种族的角色定位的互换就让人觉得有些刻意了,当然了,电影也不敢拿纯种白人来演主角托尼,而选择了意大利人这个非纯种白人; 另一个是谢利和托尼被拘留的时候,主要因为日落后不得逗留在镇上的原因,后是托尼因为别人的歧视而打了警察,谢利打电话给总统让他协调放行,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部电影太过于温和,绿皮书的冲突还是过于缓和了,这样的话,整部电影结束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他们吃肯德基全家桶那个片段了。


绿皮书Green Book(2018)

又名:绿簿旅友(港) / 幸福绿皮书(台) / 绿书

上映日期:2019-03-01(中国大陆) / 2018-09-11(多伦多电影节) / 2018-11-16(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维果·莫腾森 马赫沙拉·阿里 琳达·卡德里尼 塞巴斯蒂安·马 

导演:彼得·法雷里 编剧:尼克·瓦莱隆加 Nick Vallelonga/布莱恩·海耶斯·库瑞 Brian Hayes Currie/彼得·法雷里 Peter Farrelly

绿皮书的影评

Ez
E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