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了之前看的一些关于智能手机成瘾方面的论文,整理了觉得有帮助的结论,所以把这块先放在文章前面了。//

关于智能手机成瘾当今学界的研究

现状的总结:

1. 智能手机成瘾越严重,个体越可能显示不良的本体感受以及识别正确定位的能力受损。

2.智能手机成瘾损害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导致健康风险和有害的心理健康。

3. 智能手机成瘾者每天走路更少。

4. 抑郁、焦虑和睡眠质量与智能手机过度使用密切相关。

5. 自我报告的使用时间显著低于检测的智能手机使用时间,越沉迷,低估程度越高。

6. 频繁使用手机与冲动性有关。

改善建议:

1. 可采用内观正念认知疗法,这通过多个研究团队的实验被证明有效。(这个我理解就是冥想和正念吧)。

2.体育锻炼/运动干预也是重要的辅助干预方法之一。(就是要多运动呀朋友们,走起来动起来)。

3。团体辅导疗法。(大概就是和团体一起改善,那结合之前关于孤独感因素的影响,我觉得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是会有帮助的,多交交朋友嗯)。

ok,先整理了这些,这是我在10.5的更新内容,今天看了一遍之前写的,觉得实在忍不了了重新提笔修改了一遍,现在已经凌晨了我晕了。也很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看了一遍这些论文,对我自己也是一种莫大的提醒。

--------------------------------------------------------以下是正文----------------------------------------------------------

在谈论这部纪录片之前先说一次经历。

两周前我去了敦煌,感触很深。
一个点,敦煌壁画在我看来,最好的是唐朝时期的。自由潇洒,美轮美奂。
到后期的清朝,则僵硬呆板。
再到后来,看到千佛洞里的在文革时期被破坏的样子...保存了千年,除了自然损坏,都好好的。在近代,却被画上了小胡子,涂鸦扮丑。

这让我反思。21世纪,很多东西看上去都变了,有很多新潮的东西,很多娱乐的东西。但未必,是更好的东西。

你说,我们现在被各种信息裹挟,包围,有事没事社交媒体发个讨论发个圈。这样的信息生活,在几百年后的人看来是怎么样的呢?我不知道,但有时候做这种跨时空的假设,可以给我一个视角,更加清醒地看现在。

我的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也是我见过最神奇的人之一。同是一个z世代,但她不用任何社交媒体,包括微博,豆瓣,知乎,b站......这些她手机上都没有装。她的微信头像是白色的。一开始我特别吃惊,感觉她是和信息时代平行的人,但她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因为缺少这些社交媒体而缺少色彩,工作日认认真上班,周末和朋友们出去玩,闲了打打游戏看看小说综艺。

她的生活因为没有这些社交软件而缺少了什么吗?

我不这么认为。在她家蹭住的那段时光,我发现她真的是那种,专心过好自己生活的人,我看不到她有一点浮躁,社会的噪音在她生上消失了。(当然这不光是因为没装这些app,还有别的因素啦。)

没有手机的生活

再来说说我。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真的像纪录片里的那个实验一样,尝试了一段时间没用手机,还不止一次。

当然不是我自愿的,第一次,我的手机坏了,要修个七天。那段时间我睡眠时间质量显著提升,眼睛酸痛也少了。然而七天后,我的手机修好了,我本来下定决心要控制玩手机的时间,但是日子久了还是回到了过去走路看看手机,睡前玩玩手机的日子。我的意志力,远远比不上这些新鲜信息给我的刺激。

第二次,是参加一个环保项目,那个项目要去一个山里待半个月,并且不能使用手机。这次经历很特别,就是大家每天都在探索自然,做调研。在那个环境,手机什么的,真的是比较无趣的一个东西了。因为没有手机,大家都不得不和身边的人交流,最后感情都很深。

第三次,可有点厉害了。是在美国。我已经换了一个牌子的手机了,当时去参加一个项目,我第一次出国,摩拳擦掌买好手机卡,结果完全没用:( 这个项目大概有两周时间,我大概在第三四天的时候手机坏了.......当时行程安排也很紧,而且我也买不起iphone,所以后面我就真的是一个没有手机的状态了,在异国他乡,想想还是挺厉害的。不过我们是一个项目团队一起出行,所以,其实也还好,我只要保持身边有一个人就可以了。美国也没有什么手机支付,我都是用现金的。唯一不大方便的是,没拍什么照片。

很神奇,因为我的这些经历,我在大学就开始思考手机这个工具和现代人们的关系。

于是结合这些经历,我在大学的时候先做了一个睡前强制锁屏的睡眠管理app眠眠,总体来说,做了个大概,后面忙别的去了又怂(这才是重点),也没有发布推广。但为了做这个应用,我把关于【睡眠、手机、社交网络,成瘾】的论文都查了个遍。

可以说,记录片里的那个关于社交网络成瘾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程度越低这个结论,我在两年前就通过论文得知了。我截了个图。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这个点,可以展开讲讲。我最早使用的社交媒体是知乎,大概是高中搜学习相关的内容被链接进去的。那时的知乎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使用知乎的方式是——搜索。搜索学习方法,搜索怎么复习。而后来,我使用知乎的方式变成了浏览,直接点进首页,漫无目的地被推送,刷新,浏览,周而复始.......成了一个时间killer。可见如何使用社交媒体也是很重要的。

这引出了一个小tip:多搜索,少看推送。

后来大学毕业以后开始用豆瓣,相比于知乎这种话题主导的,一个话题底下很多人回答的。豆瓣更多地连接了人,首页就可以看到很多想法。而豆瓣这个社交媒体,和知乎又很不一样。

之前在知乎,大家向往高分,好工作,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后来刷豆瓣,很多自由职业,悠闲小日子,逃离内卷。

挺有趣的对吧。当然,我有这种印象,可能就是信息茧房的作用。打个比方,我在豆瓣上关注的A关注了有同样价值取向的B,转发了同类质的信息C。后来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我在不同的被关注者的评论下都能看到很多同样的人。

也就是,我在刷首页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由相同世界观价值观构建的世界。

我觉得这不是好事。起码是我需要去思考的事。

我之前还看了一个纪录片,和本片类似,里面就有设计出点赞,以及设计出”瀑布流“这种阅读方式的设计师的采访。他们有谈到,这种设计带来的效果远超他们的想象。

行为

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的行为已经被社交网络给默默地改变或塑造了。我甚至还没有用微博抖音,只用用豆瓣知乎,就已经感受到了。

我举个例子,之前我在豆瓣劝分组看到一个帖子,大意是女朋友作怎么办。后来这个楼主更新,说听从网友回复的建议分手了。我看了他描述的问题,觉得这是一个沟通问题。应该和她女朋友讨论,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问网友,还听从网友建议分手了。当时就反手评论“生活是你自己的还是网友的啊?”(我看他女朋友的反应也是一脸懵逼...)

这种例子太多了,很多生活中的事放到网上讨论,一下就变味了。人人都可以post,而人本来就是从众动物,说的人多了,也就从了,甭管什么目的吧。所以在网上理性讨论很难,被带节奏很容易。

比如纪录片里的男孩沉迷极端主义的帖子的例子.....你可把它替换为卖假药的,宣扬各种阴谋论的,各种“养生文”的,甚至各种成功人士的言论。

我觉得我今年最大的成长就是拥有了一定的批判意识。不容易再被表面的东西给套住了。

透明和展示

大一的一节计算机课,是关于未来技术讨论的,课后我上台问教授“以后我们会没有隐私吗?”教授似乎被我的问题愣住了,但他回答“我觉得未来肯定会没有隐私的。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要上台问这样一个问题。

这部纪录片的中文译名挺有意思的《监视资本主义》。最近读了韩炳哲的《透明社会》,里面有些观点还挺呼应:

//“最重要的是,数字化全景监狱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居民们通过自我展示和自己揭露,参与到它的建造和运营之中。他们在全景市场上展示自己。”

//“当对不得不放弃个人私密领域的恐惧让位于不知羞耻地展示自己的需求之时,监控社会便趋于完美了。”

//“若一个人过度曝光,经济效率就能实现最大化。透明的用户是数字化全景监狱里的新型囚犯,‘神圣之人’”

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展示自己。不同人有不同的原因,现在自媒体丰富,self brand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概念,通过获得关注,可以获得一些机会。

外貌焦虑

获得粉丝的最快途径是——爆照。

片里面小女孩因为自拍的赞很少而丧气,因为一句关于外貌的恶评而流泪。

这让我想到之前在ins还是twitter上,有个女孩发自己的照片,问大家自己丑吗?然后很多人骂她长得丑,让她去死。后来这个女孩真的自杀了。就是以前挺风靡的一个让别人评价自己外貌的活动。

当在网上,大家只推崇美女或者一昧关注外表的话,会引发由于过度关注外貌而引起的敏感焦虑。就像现在刷抖音,很多是刷脸,看看各个俊男靓女的。他们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剧情啊什么,只需要露脸就够了。一段音乐,一个回头......他们的脸成了展示性的经济商品。

我不得不说,现在的很多摄影与自拍让我疑惑。过分的夸张与美颜,让这个人变得不像自己,从而符合主流的审美。现在发达的美图软件,抖音的美颜等等,使得很多人,只能帅在软件里,一到线下就完全两样。

照片变成了照骗。照骗让人们对外貌焦虑。

而只在10年前,照片还是照片。

我能做什么

OK,我能做什么。我觉得我能做两件事:

1.根据我之前搞眠眠项目整理的论文资料总结一些tips以及研究结论。 (没想到我一个计算机学生为了毕设搞的研究竟然在这里发挥作用了)

2.自己做一个工具。(哇哈哈计算机又发挥作用了)

关于智能手机成瘾当今学界的研究

关于现状的总结,我就用通俗的话来说了:

1. 智能手机成瘾越严重,个体越可能显示不良的本体感受以及识别正确定位的能力受损。

2.智能手机成瘾损害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导致健康风险和有害的心理健康。

3. 智能手机成瘾者每天走路更少。

4. 抑郁、焦虑和睡眠质量与智能手机过度使用密切相关。

5. 自我报告的使用时间显著低于检测的智能手机使用时间,越沉迷,低估程度越高。

6. 频繁使用手机与冲动性有关。

改善建议:

1. 可采用内观正念认知疗法,这通过多个研究团队的实验被证明有效。(这个我理解就是冥想和正念吧)。

2.体育锻炼/运动干预也是重要的辅助干预方法之一。(就是要多运动呀朋友们,走起来动起来)。

3。团体辅导疗法。(大概就是和团体一起改善,那结合之前关于孤独感因素的影响,我觉得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是会有帮助的,多交交朋友嗯)。

ok,先整理了这些,这是我的更新内容,我今天看了一遍之前写的,觉得实在忍不了了重新提笔修改了一遍,现在已经半夜了我晕了。也很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看了一遍这些论文,对我自己也是一种莫大的提醒。

我做的工具

纪录片最后,大家都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关掉通知栏,规定时间等等。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那个失败的眠眠项目吗?今年我又做了一个有点类似的叫RefTime(真的不到黄河不死心呐)

在昨天看完这个纪录片后,我就增加了这么一项【使用社交网络】:

首页展示各个活动计时

因为我是多端多设备的,这样计时,就可以知道我每天花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时间了,当我堕落的时候一天可能要花4,5个小时吧...我还没计时过这个。

这是我疫情时期开始萌发的想法,因为在家的时间很多,一天天过得也很快,我想知道自己的时间究竟花再哪了。后来计时了一下,发现自己真正做项目的时间可能就1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刷手机,玩游戏,电子产品持续上瘾中......难怪我实现不了新年目标,因为我根本没花足够的时间呀。

所以做了RefTime,想让自己的时间有迹可循。市面上有不少好产品,但我想要一个更简单高效的。

可以看一天时间花费的分布:

然后做好第一版的时候,在豆瓣量化生活小组发帖了,收获了很多支持与鼓励(鞠躬),我才有动力继续迭代下去的,不然可能就和眠眠一样了。

这个是帖子的链接啦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5477559/?start=200#2685763635

小米商城也上架了,搜RefTime就可以了。

看了这部纪录片以后,我后面还会上线一个分配时间功能,就是计划好一天在这个活动上花多少时间,比如社交媒体一天最多刷1小时等等。

这是我能做的事情了,也是我一直,想做的。如今我也算实现了一个新年目标了。大学经历的线索还连着。

如果你用了,欢迎给我反馈鸭。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2020)

又名:社交困境 / 愿者上网(港) / 智能社会:进退两难(台)

上映日期:2020-09-09(美国)片长:94分钟

主演:杰伦·拉尼尔 罗杰·麦克纳米 斯凯勒·吉桑多 卡拉·海沃德  

导演:杰夫·奥洛威斯基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