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可谓是这位伟大诗人兼剧作家最消极的作品。《李尔王》虽由五幕剧构成,却也可以用电影的三幕动态结构来分析、并逐一探寻戏剧的悲剧内核(莎士比亚的五幕结构也有同样的功能)。
莎士比亚的五幕结构:
第一幕:五场,占全剧26%,以李尔王派肯特去女儿里甘的城堡送信结束。
第二幕:四场,占全剧20%,以李尔王和两个女儿戈纳瑞、里甘争吵,老迈的李尔王无助地逃入暴风雨中,充满愤怒和忧伤而结束(他并未解散其骑士)。
第三幕:七场,占全剧18%,以葛罗斯特被康华尔弄瞎,而后者又被手下的一个仆人杀死而结束。
第四幕:七场,占全剧22%,以被放逐的李尔王和小女儿科迪利娅重逢结束。
第五幕:三场,占全剧14%,以埃德加杀死埃德蒙,里甘和戈纳瑞死去,科迪利娅被处决,李尔王伤心过度疯癫而死结束。
按照好莱坞电影的三幕式可将莎士比亚的五幕分为:
第一幕(原莎士比亚五幕中的第一幕):建置部分,交代背景和人物,冲突初步设立,所有敌对关系埋下伏笔,并隐隐浮出水面。
第二幕(原莎士比亚五幕中的第二、三幕):发展以及高潮部分,所有冲突显现并逐步升级,直到葛罗斯特被挖出眼睛这一幕,所有的冲突升级到一个无可挽回的地步,一个极度无辜的人,遭到伤害和毁灭,观众对其他冲突抱有的可以完美解决的希望—— 戈纳瑞和里甘会幡然醒悟、葛罗斯特和埃德加可以言归于好、李尔王和科迪利娅父女也可以解除误会—— 破碎了。所有的冲突从先前呈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敌对、人与自己的性格缺陷,过渡到一个更大的冲突—— 人和命运的抗争:世界反复无常,当事件变得越来越暗无天日,人是否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抑或他只是一个无助的神意的牺牲品—— 这也是一个戏剧的发展部分,直到最后的高潮。
第三幕(原莎士比亚五幕中的第四、五幕):结尾部分,所有的冲突呈现后,如何解决冲突。这部戏剧的高潮和发展部分联系极为紧密,如果从纯叙事角度看,所有的冲突都解决的足够干净:1) 骄傲愚蠢的李尔王终于在历经被背叛和被放逐的屈辱和折磨后,与对自己唯一忠诚的女儿科迪利娅重逢,并幡然醒悟,他懂得了谦逊;科迪利娅为赶走戈纳瑞和里甘,带来了法国援军。2)两个作恶多端的女儿戈纳瑞和里甘为了嫁给埃德蒙(此时作为私生子的埃德蒙已经成为新的葛罗斯特公爵,并摧毁了自己的父亲),而彼此敌对,戈纳瑞刺死了里甘后,又在自责内疚之下服毒自尽。3)埃德加最终维护了自己,他在决斗中刺死了私生子兄弟,夺回了继承权。4)科迪利娅被英军俘获,未能等到处决她的命令撤销就被残酷绞死。5)李尔王因痛失爱女科迪利娅而发疯,伤心绝望而死。
无论从莎士比亚的五幕结构,亦或是好莱坞电影三幕式结构分析,自此剧中所有的悲剧关系曝露在前,但从主题上看,没有任何关系真正被解决,所有的关系只是以一种被动的悲剧而结束,表象的终止并不代表内核真正被触及。邪恶看似得到了惩罚,但真正的善良和正义却没有得到报偿。幸存的人又得到了什么呢?心灵得到了救赎吗?从此获得了人生的要义吗?李尔王和科迪利娅死了;葛罗斯特终生盲目,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见证了主人和一个无辜女人死去的肯特只能孤独苟活于世;高贵的埃德加看似夺得了不列颠王位,却花费不菲的代价,而自己依然被诸神支配,无法自主掌握命运,只不过从一个陷阱逃入另一个牢笼。全剧至此重重笼罩着悲剧的阴霾,王国并未重获希望和生机,无辜的人无故惨死、弥漫着无法弥补的悲痛,过往的荣耀威严均荡然无存,表面恢复的秩序,更显的可悲又令人绝望。人与自己、人与人之外,还有人与命运(诸神主宰)的不可抗争。所以人无论如何抗争,无论人与人之间的阴谋和背叛如何遍地铺散,人于神而言,好比一只苍蝇于人,随时面临被杀害的可能,无法逃脱神的意志,也只能沦为牺牲品。最可怕、最可悲的是抗争之后的毫无希望,这才是最大的悲。

李尔王Great Performances: King Lear(2008)

上映日期:2008-10-06(英国)片长:150分钟

主演:伊恩·麦克莱恩 菲利普·文切斯特 弗兰西斯·巴贝 莫妮卡·杜 

导演:特雷弗·纳恩 编剧: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