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9-29

多桑:谁还会记住他?

谁还会记住他?

1.父亲和我

父亲和我
我们并肩走着
秋雨稍歇
和前一阵雨
像隔了多年时光

滴水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支细枝条
像过冬的梅花

---吕德安《父亲和我》


有这么一个人,儿时你屁颠屁颠跟在他的身后;有这么个人,曾在你心目中的如高山巍立;有这么一个人,终有一日身躯佝偻虚弱如一婴童。

这世间大概只能有这么一个人吧,在你的世界,肆意盛开,继而凋零。

多桑在日语里,应该是父亲的意思吧?音译噢多桑

电影里的多桑,显然不是一个好多桑:年青时,稍有富余,呼朋唤友背着家人喝花酒;中年家境破败,却染上赌博陋习,不顾家事;晚年染疾,难以抵抗病魔摧残,跳楼而去。

但多桑在他朋友眼中却是个值得信任的兄弟,性急仗义,为了朋友甘愿两肋插刀,为不平事,勃然大怒,对公共利益斤斤计较

这显然不是个好多桑,却是如此的真实,已致我们在自己的身边,电影中的多桑形象四处可寻,像自己父亲,像邻家的叔叔,像一个远房的表叔,像一个你认识熟悉的陌生人。

片中的多桑,在家中没有得到应得来自家庭的尊重,妻儿常恶言相加,除去我(文健):
a.
在矿区,矿难时常吞噬周围伯伯叔叔的生命,因此,幼时的我常常站在矿口,不为讨吃,只为巨大的怪兽把多桑和叔伯吐出来。
b..
父亲喝花酒,把我扔在影院看电影直至人去楼空,尔后,在空旷酒阁的门廊,我孤零零的等待。酒后,父亲和朋友戏弄深夜幽会的男女
c.
父亲因别人称跛脚的阿灿叔为跛子,而与人动武;因他人家中男人欺负女人,为女人抱不平
d.
台风肆虐的夜,父亲同恐惧的我讲关于男人勇气的话题,讲家族渊源,告知我作为长子的忠告夜。
e
见到父亲脚上流血,却还使劲全力的推煤车,我去帮忙,父亲告诉我要好好读书。下大雨,父亲在破败雨棚休息,疲劳不醒,我用撑起油布为父亲避去雨水
f
当我开始能够赚钱,屡次把工资递给父亲,父亲却不接纳,声称自己有钱。父亲与母亲吵架,却又会跑到我的住地
g.
父亲老去,开始变的絮絮叨叨,粗暴性格却一如既往,直至跳楼死去

片中的我(文健),儿时敏感,对父亲性命担忧,父亲强势的性格,在某一程度的早就我早年某种程度的恋父情节和对男人一词的理解。当作为我男人的我,试图给父亲一些关照和帮助,父亲却毫不犹豫的拒绝。或许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尊严,或许,父亲为了捍卫作为父亲的最后一点尊严。

父子关系,应该就是这样。无论年华如何变幻,并肩走着,作为儿子的你永远超越不了你身旁这个男人,哪怕他的一生落魄不堪、抑郁不得志。

台湾著名编剧吴念真在父亲跳楼死后,写下这个故事,并且自己执导影片。如果,他不去拍这个故事,拍他的多桑,那个坐在小破楼门前,吧嗒吧嗒吃面条的多桑,谁还会记得他呢?

嗯,谁还会记得他?


2.台湾:亚细亚的孤儿

近几年和几个最好的朋友都因为各自不同的政治色彩而分道扬镳,从此不再来往

---吴念真,摘自凤凰网

罗大佑先生有首歌曲《亚细亚的孤儿》,里面有几句歌词是如此: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没有人和你玩平等的游戏,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影片《多桑》在也存在自始至终都在诉说这么一种追问:

开篇话外音,多桑一生用昭和历说自己的出生年份
当我(弟弟),在一次争论中大声与多桑辩驳,“你看看人家日本国旗什么颜色的,是白的吗?胡说八道。”“你什么都日本,你汪精卫啦。你汉奸走狗你汪精卫啦。”和平年代一个家庭两代人,竟然发生如此政治化的口角。
片中,生活中的多桑,喜欢把生活中的产品与日本人比;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能去日本一次。

影片中的父亲,出生在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在国民党统治时死去。自小接受我们历史书上说的奴化教育,说日语,对日本有深厚的感情,对来自大陆的外省人,毫无认同感。属于《悲情城市》中“二二八”事件的本土人一方,有台du倾向的一方,随着历史的前进,终极被遗忘的一方,他们的命运也将随着这种遗忘不再被人记起。

多桑,在此不再单单是多桑一个人,而是一代人一个群体。

台湾,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他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大陆任何一个人对于台du分子恨之入骨。可谁又想过他们的呢,自明朝以来,荷兰人来了,给荷兰人;西班牙来了插一腿,葡萄牙来了,也是一腿;清末战败,干脆割让给日本;民国,国民党暴力接受。

回到电影相似的年代,《悲情城市》里有这么一段对话,“现在战争都结束了,台湾现在怎么样?当然是很好啦回到祖国的怀抱青天白日旗,四处都看得见也有挂上面,也有挂下面的,得到祖国的庇护,不错,很温暖。自己人说真心话,像陈仪那种土匪也被祖国重用,对国民政府,我看也没什么好奢望了,拜托,喝酒不谈国事,来。”

台湾,在这里像是中国的一个养子,有人来抢割痛相让,得利有把他赎回,如此反复无常,反复无常。台湾民众便成了最无辜的一群饱受凌辱,承受历史所给予的隐痛。

或许,我们在遵从一个国家的统一基础上,更多的还是尊重他人的内心认同,和对他人的理解,任何一个伤口都需要时间去抚慰。政治永远是善变的老鸨,永远在牺牲一些人,迎合一些人。如果盲从,今天牺牲的是他人,明天可能就是你。

近几年,台湾文化圈带来一股眷村文化热潮,从龙应台《大江大河1949》到王伟忠、赖声川的话剧《宝岛一村》,都在剖析200万大陆人这一族群在台湾的命运。王伟忠在一次采访中大意如此说道,做这些只是让他人知道这一族群的辛酸与痛楚以及命运,只有别人在了解这一族群,才会不敌视、接受理解这一族群。

可另一群体呢?台湾本土人呢?像多桑这么一群人和他的后辈,如果没有看过吴念真这部《多桑》呢?像陆续出现在大众眼前的老兵,民办老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被历史掩盖其他人呢?

谁还会想起他?

多桑(1994)

又名:A Borrowed Life

上映日期:1994片长:167分钟

主演:蔡振南 蔡秋凤 梅芳 陈淑芳 张凤书 

导演:吴念真 编剧:吴念真

多桑的影评

凝
凝 • 飘摇
记录
记录 • ·